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于和伟王阳联手抗日

又见彩虹 · 4 天前
.
抗战剧不只会喊口号,《八千里路云和月》给同行狠狠上了一课
张永新导演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开播三天,抗战剧市场被撕开一道口子。同行还在
拍"手撕鬼子"的闹剧,这边已经用厨子参军、将军落难的真实故事,把观众按在板凳
上挪不开眼。于和伟和王阳的演技对决,就像铁锅碰上热油,炸得人头皮发麻。



过去的抗战剧总爱拿英雄说事,这次主角是个抡大勺的伙夫。孟万福被国军抓壮丁的
遭遇,直接把观众拽进1937年的胡同口。隔壁老李头家儿子被抓丁的真实故事,跟
剧中情节像得让人起鸡皮疙瘩。编剧敢让国军将领张云魁吃败仗,可比那些"战神附
体"的抗日奇侠实在多了。当年台儿庄战役伤亡五万的惨烈,在这部剧里化成张云魁
全军覆没的悲壮。



万茜演的将军夫人丁玉娇,把"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句老话演活了。既要防着地痞流
氓,又要拉扯一大家子,活脱脱抗战版《活着》。她教孩子写字时手抖的细节,比那
些嚎啕大哭的场面更扎心。孟万福替将军养家的戏码,比十部主旋律宣传片都管用。
这种"小人物办大事"的设定,就像麻布袋绣花——看着糙,里头全是细活儿。



央视这次真豁出去了。四十集大剧敢用倒叙插叙,战场和市井来回切换,节奏快得跟
机关枪似的。孟万福前脚还在灶台颠勺,后脚就被扔进战壕吃土。张云魁从国军将领
到游击队员的转变,比川剧变脸还利索。比起那些二十集讲不完一场战役的注水剧,
这剧的编剧简直是拿着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



剧组把经费都砸在刀刃上。王阳在战壕里啃的硬馍,道具组真用二合面做了三百多
个。爆破戏炸飞的土坷垃,都是从山西运来的黄胶泥。于和伟那身磨出毛边的军装,
比博物馆展品还考究。反观某些抗战剧,日本兵戴的钢盔比脸还干净,活像刚从百货
公司买来的。



现在抗战剧最大的毛病,就是离老百姓太远。《八千里路云和月》让厨子当主角,算
是摸着门道了。孟万福背着铁锅上战场的情节,比十个将军喊口号都动人。张云魁被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