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关晓彤七年恋爱再出变数?
热搜狂欢背后藏着多少真瓜假料?
最近热搜榜又被这对顶流情侣承包了——四个月前刚传分手,转头鹿晗就被扒出演唱会现场被女演员张雅钦疯狂应援,关晓彤新剧《耀眼》的海边吻戏路透直接屠榜热搜。
粉丝急得天天打卡催官宣,看热闹的抱着显微镜找蛛丝马迹,可这对正主该巡演的巡演、该拍戏的拍戏,愣是没半点回应。
说实在的,明星恋情这点事早就该脱敏了,但鹿晗当年顶流时期官宣的壮举,硬是把这段感情架成了内娱恋综天花板。
现在七年之痒的关键点上,随便哪个风吹草动都能演变成全民吃瓜。
前两天张雅钦追星现场视频刷屏,满屏都在喊"关晓彤快出来管管",可仔细想想这波热搜来得实在蹊跷。一个二线演员追星鹿晗的物料,居然能精准踩着关晓彤拍吻戏的时间点爆出来,连粉丝应援服颜色都要被拿来跟关晓彤穿搭对比,说没人在操控话题走向谁信?
看看往年明星情侣的骚操作,井柏然倪妮被拍到同居后反而狂秀恩爱,结果被扒出是合约情侣;玄彬孙艺珍藏了三年恋爱,爆出来时直接宣布结婚。反观鹿晗关晓彤这七年,从生日卡点发糖到隔空穿同款,哪次不是被全民拿着放大镜过度解读?这次张雅钦追星事件更离谱,女演员举着应援棒喊两嗓子,营销号就敢编成"当众示爱",关晓彤和男演员正常拍个吻戏,立马被解读成"分手实锤"。当年张若昀唐艺昕恋爱八年结婚时,网友都夸他们低调踏实,怎么到鹿晗这儿不天天秀恩爱就是感情危机?
说穿了还是利益作祟。鹿晗重启巡演需要热度,关晓彤新剧要上得炒CP,某些平台巴不得用恋情话题来引流。心理学有个"替代性参与"理论,粉丝把自我价值投射在偶像关系里,明星越不回应,吃瓜群众越容易陷入信息茧房。那些喊着"鹿晗快娶张雅钦"的,跟之前嗑陆地CP的恐怕是同一拨人,明星私生活早成了全民参与的剧本杀。
其实内娱这些年早有清醒案例。白敬亭宋轶被拍到同居后直接装死,任嘉伦结婚多年照样拍吻戏,人家观众照样买单。说到底演员只要业务能力在线,谁管你谈不谈恋爱?现在关晓彤新剧吻戏用不用替身都能冲热搜,鹿晗暴瘦开演唱会反而没人在意舞台质量,这种本末倒置的讨论环境,不正是艺人团队和平台合谋的结果?与其纠结明星分没分手,不如多关注鹿晗演唱会创新启用的全息投影技术,或者关晓彤在《耀眼》里突破性的抑郁症患者演绎。
冷知识:明星情侣平均存续期其实只有2.3年,能扛过七年的本来就不多。但比起狗仔爆料,更该警惕的是热搜背后的资本游戏。下次再看到某某女星示爱、某某男星避嫌的热搜,先别急着站队,等官宣之前,不如先查查这些艺人最近有没有作品要上,或者对家是不是要发新歌了。毕竟在内娱这片瓜田里,真感情往往藏在热搜之外,而假象可能比剧本写得还精彩。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