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朋友!咱走南闯北,去过世界不少地儿,可要说神秘,朝鲜那必须算一个。
你瞧,因为种种原因,朝鲜和外界的信息交流不太多,这反倒勾起了我老想去那儿看看的强烈念头。
这一趟朝鲜之旅啊,真的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这国家的认知!
下面我就跟大伙唠唠我这一路的所见所感哈。
1、朝鲜有它的特殊情况,去那儿旅游得跟团。
出发的地儿挺多,像丹东、沈阳、北京、上海这些地方都有团。
团的类型也不少,从一日游到六日游都有。
我选的是六天五夜的行程,感觉这时间安排得刚刚好,不紧不慢的。
朝鲜地方不大,不过这几年开放的旅游区域可比十年前大多了。
平壤那是主要游玩的地儿,除了平壤,像妙香山、金刚山、西海水闸、开城的板门店这些景点也都各有各的味儿。
但对我来说,平壤绝对是重点中的重点,起码得花两天时间好好感受感受。
2、在朝鲜,每个旅游团都会配俩导游呢!这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管理、给咱介绍景点,另一方面也是确保游客别乱跑。
跟导游打交道的时候,我发现她们一般不会直接拒绝游客的要求,而是用各种委婉的办法说不行。
这么一来,咱游客就感觉这限制不是官方故意为难,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
碰到特殊情况,导游们还会巧妙地回避问题,一看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虽说有这些情况,但她们的专业和友好,还是给我的朝鲜之行留下了特美好的回忆,在这儿我得好好谢谢她们!
3、一进火车站,耳边就全是朝语了。
我观察发现,朝鲜人和咱中国人看着也不像有些文章写的差别那么大。
在车外头,有个简单办法能判断是不是朝鲜人,看行李就行。
大包小包带一堆的,大多是朝鲜人,他们带的东西可全乎了,从水果到电器啥都有。
在车厢里,他们把外套一脱,胸前的像章就是区分标志啦!
4、火车一开,很快就经过鸭绿江断桥,那是美军轰炸留下的遗迹,也是丹东特别有名的景点。
车厢里头构造跟咱国内硬卧差不多,就是空间更窄点儿,床品看着不太干净。
我和朋友一个上铺一个下铺,跟我们一个小隔间的四个朝鲜人,让这趟旅程更有真实感了!
5、过了鸭绿江,就正式到朝鲜境内了。
列车在新义州停下来检查,这一查就俩多小时。
因为我们是小团队,检查得特别严。
手机、社交软件和相册是重点检查对象。
我都发现我的相册被翻过了,行李检查更是严得让人想不到。
年轻的检查员特别认真,每一样东西都仔细看,连书本都不放过。
朝鲜对拍照要求挺严,只让拍积极向上的东西。
检查完这一系列,我们被请到过道,给其他乘客检查腾地儿。
朝鲜人接受的检查更严,行李都被一件一件拆开看。
但所有朝鲜人都特平静,配合得很,就跟这事儿本该如此似的。
朝鲜大多数人没有护照,没法自由出国。
能坐国际列车的,要么是有钱人,要么是生活没啥愁事儿的人。
6、一路上经过的每个车站,不管大车站还是小车站,到处都能看到红彤彤的标语和画像。
7、我们其中一个女导游,小李,才23岁,眼线画得可精致了,背着个双肩包,去年才开始工作。
朝鲜导游的汉语水平那真让人佩服!成语典故用得溜溜的,基础汉语更是不在话下。
这些导游大多是朝鲜旅游大学毕业的,虽说大多数都没去过中国,但带团过程中语言技能提升得可快了。
她看我们长途奔波挺累,就把当天行程稍微调整了下,直接带我们去酒店休息。
羊角岛酒店,这可是平壤的特级酒店,主要接待外国游客。
那会儿是淡季,酒店里人没几个,房间条件跟咱国内三星级宾馆差不多。
羊角岛酒店是1995年建的,在大同江中心的一个小岛上,因为岛形状像羊角,所以叫这名字。
这酒店位置挺特殊,三面环江,就一条路跟外界连着,管理游客可方便了。
平壤让我想起我刚去过的哈瓦那。
俩地儿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搞配给制,教育、医疗也都免费。
不过区别也挺大,哈瓦那乱糟糟但特热情,朗姆酒和雪茄到处都是;平壤呢,就显得内敛、隐忍些。
8、黎明大街是平壤的高级街区之一,楼房造型挺现代,颜色也大胆,最高的楼有70层呢。
拍这些高楼大厦,导游可支持了,还鼓励我们拍,因为这都是他们国家建设成果的象征!
导游说这儿入住率超过80%,但我仔细瞅了瞅,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儿。
虽说这样,这儿的孩子们在游乐区玩得可欢了,居民们也在一块儿聊天,看着挺和谐。
在朝鲜,看见有人遛宠物狗可少见了。
李导教了我们一招,能分辨民宅和办公楼:有阳台的是民宅,没有的就是办公楼或者其他用途的建筑。
但在朝鲜,阳台上基本看不到人,估计是天冷的缘故吧。
所有阳台都是敞开式的,没有封窗,也没有晾衣架和防盗窗。
除了少数几家摆几盆花,每家阳台看着都差不多,干干净净,一点儿不乱。
9、平壤晚上也有不少灯亮着,可跟咱平常习惯的城市夜景比起来,还是暗了些。
我之前说未来科学家大街的夜景有点像重庆,说完还拿出手机给李导看了张重庆夜景照片。
李导站我旁边,一开始我感觉她不太敢看我手机,后来还是忍不住瞅了一眼!就那一下,我瞅见她眼神里满是震撼……
10、再说说朝鲜的女孩们。
她们的美不在穿得有多华丽,而是举止特别温柔得体。
打扮都挺自然、朴素的,常见的就是扎个蝴蝶结,穿个及膝裙,配上肉色丝袜,这些在咱国内年轻姑娘里不太流行的装扮,在朝鲜可常见了。
朝鲜女性特别向往稳定的婚姻和家庭关系,在单位和家里都特顺从。
在朝鲜,女孩子从小就在学校学唱歌、跳舞、弹琴,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的。
我问过导游李小姐,朝鲜女性喜欢找啥样的人结婚。
她马上就详细地回答我:首先是当过兵的男性,其次是大学毕业生。
平壤街头的警察,尤其是女警,那也是一道亮丽风景!一个个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美女!不过朝鲜规定挺严,不让拍警察,所以她们一般都会躲开镜头。
11、朝鲜人的面部表情挺有特点。
走在街上,很少能看到有人大声笑,大多数人表情都挺严肃,甚至有点忧郁,小孩子也大多安安静静的。
但他们跟其他国家城市里的人又不一样,脸上没有那种麻木和焦虑,看着挺平和,还有点好奇。
我问过导游李小姐朝鲜人爱不爱喝酒这事儿。
她好像不太想承认,另一个导游申小姐姐抢先说:-我们也是人,也会吵架,偶尔也会打架,就是比较少。
-
12、朝鲜对穿着要求挺严格。
牛仔裤被当成资产阶级的象征,不让穿,发型也有明确规定,还给了标准发型让人选。
我问过导游染发的事儿,她一开始以为我问的是老年人染白发,等我说是染成红色、金色或者彩色,她笑着摇头说,虽然能染,但没人这么干,因为他们觉得黑色最好!
13、朝鲜人的穿着风格跟咱七八十年代初那会儿差不多,款式和颜色都比较单调。
男的一般就穿藏青色中山装、西裤,配双黑色皮鞋。
平壤女人穿得稍微多样点儿,常见的就是小西装搭短裙,或者穿个短款风衣,还有些人穿朝鲜传统服饰。
不管男的女的,外衣左领上都会戴个徽章。
14、在朝鲜的工作环境里,理论上没有失业的人。
学校毕业后填志愿表,写上自己想干啥工作,然后国家根据个人能力啥的给分配工作。
在朝鲜,人工作变动比较少,好多人进了一个行业,就一直在那儿干到退休。
15、朝鲜平均工资差不多400元人民币。
在朝鲜,工人收入相对高点,科学家、教师、医生还有搞涉外工作的人收入更高些。
比如说导游,她们说自己月收入大概600元。
所以啊,虽说朝鲜实际物价不高,但卖给外国游客的东西价格跟咱国内差不多,有的还更贵。
导游跟我们说,在朝鲜没有-工资-这说法,而是叫-生活费-。
每个月国家定时发生活费,用来保障基本的吃喝、交通和买衣服啥的。
另外还会发些粮票、布票之类的。
16、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平壤也是个重要节日!好多单位这天会组织娱乐活动,像在工厂空地上搞各种比赛或者抽奖,发洗发水、洗衣液、笔记本这些生活用品当奖品。
导游还说朝鲜也有彩票,中奖一般不给现金,都是汽车、电视机、冰箱这些实物奖品,最低的可能就给条香烟。
17、在朝鲜城市生活里,居民楼一层经常有商店,卖食品和日用品。
这些商店看着挺简单,没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和招牌,就简单写着-杂货店--烟酒店-啥的。
虽说都是国营的,但同样的东西在不同店里价格还不太一样。
18、平壤最大的购物中心叫光复地区商业中心,这也是唯一一个允许外国人用朝币消费的地儿!这商场有三层,一层主要卖食品生鲜和日用品,二层有服装、鞋帽、建材家居还有乐器啥的,三层是餐饮区,还有个免费的儿童乐园。
我本来想换100元人民币的朝币,导游跟我说商场东西挺贵,这点钱买不了啥。
在光复商场,除了外国游客,也有不少当地人来买东西。
东西价格对当地人来说可不便宜,像矿泉水、自制奶油蛋糕、扎啤还有自产面包,价格都不低。
一辆自行车得650元人民币,一个中国产的充电宝要100元。
朝鲜最好的烟一条大概260元,品牌家具更是贵得很,一个桌子要3000元人民币,普通沙发得5000元。
朝鲜水果种类不多,质量也一般,苹果个头小,吃着软软的,黄瓜也小小的,水分不太够。
不过朝鲜自产的冰淇淋味道还真不错,价格实惠,一块钱一根,奶香味特浓!
19、说起娱乐,我来朝鲜之前,一直以为他们的娱乐项目还停留在80年代水平呢!结果去了才发现自己见识少了。
朝鲜的凯旋游乐场在平壤市中心,人挺多的,不过外国游客不用排队就能玩,就是价格跟国际接轨,像碰碰车、过山车这些项目收费可不低。
20、交通方面,朝鲜高速公路因为缺钱,修得不及时,路面坑坑洼洼的,车跑起来不太方便。
高速公路上没收费站,但是有好多关卡,特别是进出平壤的要道,查得可严了。
朝鲜汽车不多,私人不能买卖汽车。
看车牌颜色能区分单位车、私人车、军车和外国人车。
朝鲜交通管理挺严格,违章的事儿很少见。
在平壤,除了公交车,也有不少出租车,就是太贵了,当地普通老百姓坐不起。
外国游客在朝鲜不能单独打车,司机要是违规得受重罚。
大多数人出行就坐公交车或者骑自行车。
平壤和开城有自行车专用道,方便市民骑车。
平壤地铁是世界上最深的铁路系统之一,风格有点像莫斯科地铁,就是装饰没莫斯科那么漂亮。
地铁里的壁画是马赛克拼成的,特别细致、独特。
地铁票价象征性收一点,乘客随便坐。
地铁车厢里,大家都挺安静,地铁门得手动开。
朝鲜的电车挺挤的,但是等车的人都排着队,不挤也不插队。
因为经济体制的原因,交通工具上没有广告,连车的品牌都不太显眼。
公交站牌上贴的是风景图片,不是广告。
21、在朝鲜农村,路大多是土路,铺路面的不多。
农村路上车很少,主要是自行车和走路的人。
农民种地方式比较原始,没多少机械帮忙,主要靠人力和牛力。
22、来朝鲜之前,我想着这国家物质不太丰富,估计能瘦几斤呢。
但在朝鲜那几天,饭菜虽说不算特别惊艳,可总有种简朴又实在的感觉!第一顿团餐,桌上摆满了冷菜、明太鱼汤、牛肉、烤鸡啥的,特别是那糯糯软软的打糕,让我对朝鲜饮食文化一下子有了新看法。
在平壤的玉流馆,人可多了,本地居民都排着长队等,我们被带到一个专门的包间。
朝鲜冷面跟咱东北酸甜口味的不一样,得根据自己口味加醋、芥末和酱油调味。
虽说我个人更喜欢咱中国风味的冷面,但朝鲜的辣白菜我可忘不了,跟韩国那种酸酸的味道不同,它是咸香的。
两位导游一听,可来劲了,跟我们分享正宗辣白菜的做法!这时候我才感觉到她们特别有生活气息!
在平壤的公园里,烤肉是市民们的心头好。
大太阳下,一家人围坐在草地上,摆着铁锅和泡菜,看着可开心了。
我也尝了尝当地烤肉,味道一般般,不过感受到了朝鲜人对肥肉的喜爱。
23、朝鲜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跟外界隔绝的。
虽说没有互联网(只有内部网),但在新义州检查的时候,手机信号还挺稳定。
朝鲜给外国人的电话卡挺贵,网速特别慢,图片都发不出去,GPS也用不了。
在朝鲜,咱国内的手机只能当相机用,要打电话回国得用酒店的固定电话,贵得很。
从2008年开始,朝鲜全面放开手机业务,普通老百姓也能买手机用了,虽说只能上朝鲜的3G网络,但智能手机在年轻人里普及得挺快。
他们手机能看新闻,就是还没有成熟的聊天软件。
24、从高处往下看,平壤的建筑五颜六色的,城市绿化规划得不错。
每条街道都干干净净,每个角落都收拾得特别好。
听导游说,每一片街道都有固定居民负责打扫,再加上朝鲜民众文化程度普遍挺高,街道上基本看不到垃圾。
25、在朝鲜,体育运动也是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李导跟我说,排球、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是当地最受欢迎的运动。
26、在朝鲜,住房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这三个-免费-政策可是他们最自豪的社会福利。
朝鲜实行12年义务教育,学生上学期间,学杂费和书本费都由国家出。
在平壤,学生日常生活可不只是上午上课,下午老师会组织他们参加科技、艺术、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培训,或者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在平壤,经常能看到妈妈们带着孩子去各种兴趣班。
问导游才知道,这些附加课程周末也免费给小朋友们上。
因为朝鲜现在没有私人企业,所以也没有各种培训机构。
结语
去朝鲜旅游,体验咋样很大程度上得看选的旅游团。
我在朝鲜见过各种各样的旅行团,大多就去几个热门景点,很少有机会深入了解当地生活,像逛街、参观工厂或者游乐场啥的。
特别是要是碰上男导游,旅行乐趣可能就少很多,听说好多男导游都挺严肃、古板的。
在朝鲜,我看到听到的这些事儿,让我心里直犯嘀咕,都开始怀疑自己看到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了。
而且不同旅游团因为导游不一样,体验和印象也可能完全不同。
这朝鲜,到底是个孤立的地方,还是个乐园呢?答案可不好说!得你自己去分辨,去体验,说不定还得带着一颗包容的心去理解……
举报-反馈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