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推荐|讲好强军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军仪仗队!

中国军号 · 2025-9-11 19:58:43
1.gif

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组织的“讲好强军故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7月29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正式启动。
2.jpeg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胡显祖摄)
据介绍,“讲好强军故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以讲故事为主,突出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集中展现中国军队正朝着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阔步前行。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20余家中央和部队主要媒体、网络媒体和部分境外媒体,将分批次走进全军12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单位和人物群体中,深入火热的基层部队一线,感受丰富多彩的军旅生活,用各自不同的视界和笔触讲述中国军队故事,展示中国军队形象!
3.jpeg

下面,我们一起走近三军仪仗队!
4.jpeg

(三军仪仗队表演现场。胡显祖摄)
7月29日上午虽是多云,但太阳丝毫不吝啬日照,33°C的桑拿天,仪仗队的女兵们顶着日晒和蒸笼般的天气,一丝不苟的穿着礼服皮靴、带着手套,挺拔的同男兵们一起在烈日下列队训练,汗水顺着脸颊滴下来,她们却纹丝不动。在训练场上,她们是钢铁战士,下了任务,会发现她们也是爱说爱笑爱美丽的邻家女孩。
在他们训练间隙,记者一行有机会参观他们的宿舍,一探究竟。
5.jpeg
(宿舍门口战士颜奥坤在执勤! 胡显祖摄)
6.jpeg

(宿舍门前,美观大方的黑板报! 胡显祖摄)
7.jpeg

(直线加方块,就是军人的品格 胡显祖摄)
8.jpeg

(礼服柜内的礼服。胡显祖摄)
礼服发到个人,他们还要自己重新加固扣子,衣服细节要做到完美,一个线头都不能有,每次出任务前,他们会再重新检查加固一遍自己的礼服。
9.jpeg

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探寻2名仪仗队员背后的故事,感受我军威武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10.jpeg

“天下第一刀”李强
【人物小传】 李强:1980年1月出生,河北唐山人。1996年入伍,现任三军仪仗队副政委、仪仗司礼任务执行队长,入伍20多年来,先后圆满完成国庆50周年阅兵、08年亚洲博鳌论坛、外国元首访华等1300余次仪仗司仪任务,荣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2次,一等功1次,被称为“天下第一刀”。
11.jpeg

2016年7月29日,“讲好强军故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在三军仪仗队正式启动。启动仪式后,,迎接我们的是一场高标准的迎宾动作表演,看仪仗队员大热天还穿着厚重的礼服,汗水早已湿透他们的衣襟,除了心疼,更多的是敬佩。每个动作都整齐划一,他们好帅啊!要说场上谁最帅,肯定是执行队长李强啊,他身材高大,英俊魁梧,嗓门洪亮,尤其是帅气的军刀礼,每一个动作都那么洒脱,不愧是“天下第一刀”,不愧是一代军中男神啊!
1米91大高个的李强,从22岁担任执行队长,一干就是14年,从仪仗队历史上最年轻的执行队长成为执行任务事件最长的执行队长。有人曾给他统计过,这些年,他所踢的正步加起来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近两圈半。
12.jpeg

迎宾表演的口令声还余音绕梁,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李强嗓音为何如此洪亮:“李政委,您好。我听您的声音,铿锵有力。您是用腹腔发声还是,有别的什么秘诀?”
“就是你说的那个方法,没什么秘诀,和别人不同的就是多下点功夫。春天,我对着柳枝喊;夏天,我对着太阳喊;秋天,我对着落叶喊;冬天,我对着雪球喊。清晨,他吊嗓子,当作战友的起床哨;晚上,我练嗓子,大伙就当作是熄灯号。”
如今,即使在军乐、礼炮声中,他的口令也能让200米距离内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就是多下点功夫。
“李政委,我刚刚看您低头看了眼领花是否戴正,您平时也是这样吗?是养成习惯了吗?”
“我们平时也是这样,每个仪仗兵务必对自己的礼服、绶带、饰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缝纫加固,这样展现在外宾眼中让人感觉着装上就是整齐一,能确保在执行任务中不发生意外。仪仗队有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而这个‘功’字化为行动就是一种军人本色。这样的环境下,仪仗队员养成了追求完美的性格和品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仪仗队宣传干事田青透露:每次执行任务前,李强都会带领队员们仔细的把须发指甲修剪一遍,衣帽鞋袜整一遍、官兵状况问一遍、随行装具查一遍、队列动作走一遍,做到面容洁净无瑕、礼服笔挺整洁、军靴光可鉴人、装备齐全规范、官兵精神饱满。
13.jpeg

用对工作的完美态度来诠释自己的军旅人生,李强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初入军营时候的梦想。的确,他做到了。我感觉他身上最帅气的动作就是那个军刀礼,一道耀眼的白光划过,立刀、托刀、撇刀,8秒钟,标准的举刀礼一气呵成。这个动作的帅气指数要我打分的话,妥妥的满分!
“李政委,据我所知咱三军仪仗队的军刀礼是从1992年开始实行的。军刀礼分为拔刀、立刀、托刀、撇刀、举刀、刀入鞘等一系列动作,代表着中国军队对国宾的敬意,也体现着华夏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对世界宾朋的热情和欢迎。记得《军旅人生》给您做专访时,提到过军刀礼最难的是刀入鞘,要把刀准确插入仅3毫米宽的刀鞘,而且头不能低、眼不能斜,只能凭感觉。《军旅人生》里曾这样记录,您为练就绝活儿,白天蒙住眼,晚上关着灯,一遍遍练习体会。半年下来,您的左手旧疤连新伤,光被鲜血染透的白手套,就扔了200多双。我能看看您的手吗?” 跟李强熟悉了之后,才敢提议要看看他的左手。
他大大方方得把手拿出来让我看,虽然现在那套动作很娴熟,不会再划破手,但是老疤的伤痕依旧清晰可见。伤疤可能是我们最好的军功章了,我记得自己做平板撑时,一开始没摸索到门道,胳膊肘经常擦破皮,但是对我而言那段时间是对我最好的磨砺,我懂了什么是坚持。也让我懂了,戎装很帅,但是支撑他帅的,是我们的汗水,是默默奉献。我想,李政委担任执行队长也是如此,八秒钟军刀礼帅气的背后是千锤百炼。
14.jpeg

艰苦的训练换来的是执行任务时的标准。不到一年的时间,李强步履坚定的走上执行队长的岗位。
“李政委,您现在都是副政委了,为什么要兼任执行队长啊!”
“可以说从22岁担任执行队长,在别人眼里是特别的光荣,战友们也是很羡慕,但是在我心里我想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责任和压力。出于对仪仗事业的热爱,就一直没离开这个岗位!还想干下去,因为成为三军仪仗队执行队长站上阅兵场的红地毯,我代表的就不是我个人,站在的位置代表的就是国家和军队的形象。”
在成为仪仗队执行队长的14年时间中,李强亲眼见证了中国的繁荣与进步,担任执行队长他更是近距离感受到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不断提升。
“李政委,那这十四年里有没有哪一个瞬间让您难以忘怀?”
“让我比较难忘的是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的时候,在检阅完三军仪仗队后,转身向我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我回敬了举刀礼。在那一刻,我自己的体会就是美国总统的鞠躬并不是给我个人的,而是对我们国家和军队的尊重,那一刻我觉得我为祖国和军队的强大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和光荣。”
无论在何时何地,每一个正步都代表祖国。希望“天下第一刀”能永葆初心,以无数次“精彩圆满、万无一失”的完美表现,一次次走出国威军威!
15.jpeg

下面,让我们走进一位女仪仗兵的故事。
无数次抉择,只为走上阅兵场!
【人物小传】程诚:山东潍坊人,2004年12月份入伍,上尉军衔。三军仪仗队女兵中队中队长,先后圆满完成外国元首访华、“9.3”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等60余起仪仗司礼任务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被评为“三八红旗手”。
16.jpeg

淡雅的妆容,合体的短裙,英武的军靴,手中有钢枪……7月29号三军仪仗队正式启动。在“讲好强军故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仪仗队女兵们着高跟马靴礼服裙,个个清新清丽抢眼。今天,我们走进三军仪仗队,探寻有颜值又有英姿的仪仗队女兵分队中队长程诚背后的故事。
程诚是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的高材生,毕业后留校成为学员管理干部,若按正常职业轨迹,她将成为“白衣天使”。但过去10年里,她的命运经历了多次“转折”。
17.jpeg

2006年,通过自己的努力,程诚考上了当时的白求恩军医学院(后改建为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那时他一边学习医学知识,一边加强队列训练。在学院里,程诚早已展现了较高的队列素质,加上身高优势,每次队列会操她都被安排在“排头”位置。2008年12月,她突然接到通知,被安排参加2009年首都国庆阅兵三军女兵方队的集训。
“我接到通知时已在医院里住了好多天了,但对于这次机会我不想放弃。当时我得了比较严重的胃炎,一直在医院里打点滴,很多朋友担心我撑不下来,劝我放弃这次集训。 但我心里很明白,这次阅兵是一次极为难得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能在天安门前走过,那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情啊!”程诚说,当时她打电话征求了父母和其他家人的意见,家人也都支持她去参加这次2009年首都国庆阅兵三军女兵方队的集训。
18.jpeg

(三军仪仗队表演现场。胡显祖摄)
“那时正值冬天,天气格外寒冷,训练又都在室外,一站便是几个小时,但是我们训练起来都非常认真。所有队员都练出了汗,汗水顺着发丝都凝结成了冰碴,虽然高强度的训练使她们的身体疲累到了极点,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程诚回忆道。
19.jpeg

训练场、生活区,常常留下程诚一个人刻苦训练的身影,但她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大队首长看程诚拼命的劲头,心疼地说:“你悠着点,别累垮了!”而程诚却毫不犹豫地回答:“既然当上了领队,就不怕拼命受罪!”
20.jpeg
(三军仪仗队表演现场。胡显祖摄)
让程诚意想不到的是,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自己的身高竟然又增加了1.8厘米,这使得程诚和其他几名领队站在一起有些许不协调。2009年9月,由于身高原因,程诚接到了让自己改为预备领队的通知,但因为自己的动作出色,被考虑编入第一排面。
“对于这个安排,我没有接受。因为我心里最清楚,我进入第一排面,肯定会有第一排面的一名队员被刷下,我不忍心多一个姐妹在充满希望中绝望。”程诚在采访时仍坚定地告诉记者,虽然她当不了正式领队,但也要当一名出色的“预备领队”,让其他的领队时刻感受到多一个人的压力。实际上,她心里很清楚,她就是给三个姐妹当陪练,让其他领队在竞争中做到最好。就这样,整整一个月,她强忍着内心的压抑和委屈,与她们并肩战斗……
无奈,程诚错失了参加这次大阅兵的机会,但是她却始终没有离开。大阅兵时,程诚像三个姐妹一样精心化好妆,穿上准备好的受阅服装和新靴子,站在北京的长安街上给自己的战友们祈祷、加油。“当她们以无懈可击的默契、端庄大方的气质、英武柔美的形象,引领方队顺利地通过西华表时,我激动得泪流满面。”说到这,程诚哽咽了。
21.jpeg
“为弥补遗憾,我决定加入三军仪仗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4年1月,我接到了三军仪仗队的面试通知,我毫不犹豫地参加了面试。我感觉自己肯定会入选!”程诚和家人商量后,觉得这是一个弥补五年前没有参加大阅兵的好机会,经过面试和一系列考核,她最终入选三军仪仗队,并担任女兵分队队长。
快为仪仗兵们点赞吧!
22.png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作者:胡显祖、李晓东、蔺方帅、刘承昊;
投稿邮箱:jfjbwx@163.com;
23.gif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