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武汉演唱会的票价设计引争议,1600元的内场票,被吐槽难以看清舞台。
2000元的至尊VIP区被拆分成6块,那分散的区域,其中有些座位靠近中控台,视线受到极大的阻碍,粉丝们花费高价,却难以见到偶像的真容,体验感大幅降低。
其他城市的2000元VIP区,多为24块集中区域;不过武汉的2000元VIP区却较为分散且零碎。
内场中1600元的票,被安排在了距离舞台较远的大屏幕附近,致使观众肉眼几乎难以看到周杰伦本人。
这一设计,似乎是主办方基于,周杰伦十年未曾在武汉开演所带来的高期待度,企图将商业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高企的票价,以及分散的座位布局,让人不禁怀疑,这更像是“对粉丝情怀的一种处罚”,而并非是诚意的回馈。
粉丝们买单的,并非仅仅是观看,而是一种情怀以及现场感受。
不过1600元所换来的或许只是“看大屏幕”的体验这远远比不上在家看演唱会那般舒适。
那1300元的看台票还被分配到了“山顶”这视野上的差距,令人不禁质疑:这样的价格到底值不值?
对于顶级偶像演唱会而言,粉丝理应获得良好的、令人愉悦的视觉与听觉享受,而不是被那价格高昂的票价所裹挟的糟糕体验。
不过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争议一直不断周杰伦的那种能够引领和带动的号召力是难以撼动的。
武汉站开票瞬间,便迅速售罄,超过380万之人表示有观看之意愿,即便有些票位的实际体验并非良好,却依旧无法阻挡粉丝们的热情。
资本跟粉丝情怀开始较劲,把现代演唱会在利益和情感之间那种很微妙的平衡展现得特别充分。
这两种力量,一个上升一个下降,就像一场很激烈的拉锯战一样,看起来既很正常,又让人忍不住去思考,把它们复杂的关系很好地呈现出来了。
从本质上看,周杰伦的武汉演唱会,其票价争议,不但关乎票价自身,更乃是演唱会商业化运作模式与粉丝体验相互权衡的一个小小缩影。
对于演出方而言,要将票价定得更为合理,与此同时也需对座位的安排进行优化,避免让粉丝们花费那些并非必需的费用,就如同“购入饱含苦涩”一般如此方能切实体现出对艺术家与观众的尊重。
因此公众对1600元内场票看不清舞台的指责,不仅是一场关于价格的争论,更应引发整个演艺行业对“高价票体验”问题的反思。
只有让每一分票款,都换来应有的,视觉和情感上的回报,演唱会才能够长久地维系粉丝与市场之间的信任。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