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无锡马拉松“野鸳鸯”事件背后:体育赛事陷入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

华文商谈 · 2025-4-9 00:20:41
在3月23日举办的江苏无锡马拉松赛事期间,由参赛选手拍摄的一段赛前视频显示:一对年龄差距明显的男女跑者在赛场上举止亲密,被网友戏称为“野鸳鸯”。
无锡马拉松“野鸳鸯”事件至今还尚无定论,却将本该是一个纯粹的马拉松体育赛事,拉入到一个全民八卦且争论批判的娱乐事件中。
1.png
且不论“野鸳鸯”事件的八卦真实与否,这一切的背后,其实已经是马拉松赛事在中国的彻底商业化和世俗娱乐化。
2.png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24 年中国路跑工作报告》显示,2024 年全国累计举办各级各类路跑赛事 749 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2场以上的马拉松在国内举办,这个比赛频次,估计放眼到全球,也是遥遥领先的。
3.jpeg
由于跑步爱好者的追捧,马拉松中签难,催生了直通、慈善名额、赞助商名额等高价渠道,报名费也不断上涨,部分赛事全马报名费从2015年的100元涨至2023年的300-500元(如武汉马拉松480元)。
4.jpeg
甚至出现参赛名额被炒到数千元的天价,增加了跑者的经济成本,更催生了赛事的过度商业化。
部分赛事为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赛事质量和组织管理,出现赛事组织混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跑友吐槽,反而给城市抹黑,损害城市形象。
更使得一些跑者将马拉松视为名利场,追求奖牌、奖金和荣誉,盲目追求成绩和名次,忽视自身身体承受能力,采用极端手段提高成绩,如服用违禁药物、过度节食等,导致身体损伤和心理问题,更有甚者把比赛当成吸引流量人气的秀场。
5.jpeg
寄希望于马拉松能够提升城市影响力,一些地方不顾城市能级和承载力盲目举办马拉松,过度占用公共资源,如交通要道长时间封闭,影响市民正常出行和生活。赛事组织若不合理,还可能导致大量物资浪费,增加城市管理成本和资源消耗。
6.jpeg
其实,热门马拉松赛事的赞助费相当可观。国内头部赛事的冠名类赞助商报价约在 3000 万元上下,下几个层级的赞助商则从千万到百万不等。如 2024 成都马拉松,有蒙牛作为冠名赞助商,还有特步、京东买药等官方合作伙伴,以及百岁山、中国移动等官方赞助商,另外还有众多官方供应商和支持企业。
一些小型赛事的赞助门槛较低,县域级赛事出资几万块钱就能被列为赞助商。
7.jpeg
马拉松赛事显然还能吸引大量参赛者、观赛者和陪同者等外来人口涌入,创造旅游高峰期,拉动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消费。
以 2024 无锡马拉松为例,估算产生经济效应约 2.8 亿元,其中餐饮产生经济效益 1.27 亿元,住宿产生经济效益 1.17 亿元。2024 年武汉马拉松期间举办的体育消费周活动累计创造经济效益 22.60 亿元。郑州马拉松带动文旅体消费和产业效益 1.46 亿元,间接影响和产生次级效益逾 7.32 亿元。
8.jpeg
再加上赛事纪念品、运动装备、周边文创产品等收入以及广告与媒体收入,举办一次马拉松,从预热、开始到结束,从赛事到服装、到跑者的装备,俨然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商业化。
9.jpeg
走向过度商业化的国内马拉松赛事,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体育运动的纯粹性,但商业化带来了资金支持,使赛事规模和影响力得以提升,激发了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
健康的马拉松比赛,首先是一项纯粹的体育运动,然后才是商业化和其他,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体育精神,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甚至异化成为“城市营销工具”和“消费主义狂欢”,这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