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办热点
1.美科技富豪腰包大缩水:马斯克、贝佐斯、扎克伯格财富蒸发3000亿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的广泛关税措施引发全球股市大跌,导致全球500位最富有的人在周四的财富总计蒸发2080亿美元。其中,美国科技富豪尤其损失惨重。
这2080亿美元创下了彭博亿万富豪指数13年历史中的第四大单日跌量,也是自全球疫情高峰期以来的最大跌量。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超过一半的富翁财富都出现了大幅缩水,平均下降3.3%。
美国亿万富翁受影响最为严重,MetaCEO马克·扎克伯格、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位居前列,他们的财富总计蒸发448亿美元(约合3256亿元人民币)。(凤凰网)
2.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目前147个家办准备或已决定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2日书面回复特区立法会议员质询时表示,目前有147个家族办公室表示正准备或已决定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
许正宇表示,家族办公室业务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的重要一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的家族办公室团队自2021年6月成立,截至今年2月底,已协助逾160个家族办公室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包括98个单一家族办公室和63个联合家族办公室。(中新社)
宏观关注
1.三部门: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聚集
4月1日,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20条具体举措,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障。
具体来看,《方案》对加强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建设作出详细部署,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灵活设置贷款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对于经营现金流回收周期较长的流动资金贷款,银行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最长可达到5年。(证券时报)
2.三部门发文完善金融纠纷调解工作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4月3日联合对外发布《关于推进金融纠纷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3年时间,夯实金融纠纷调解各项工作基础,拓展金融纠纷调解功能作用,提升金融纠纷调解工作整体效能。
意见提出,加强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扩大调解服务覆盖面,完善金融纠纷调解服务覆盖网络,拓展线下调解服务渠道;完善优化调解流程,探索建立小额纠纷快速解决机制等。(新华社)
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治理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明确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工作方向,系统部署重点任务。将加快构建市场有效、调控有度、监管科学的高水平价格治理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华网)
4.国家发改委:目前已建立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
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会上表示,目前,已经建立了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在国家层面实现了包括企业登记注册、纳税、社保、住房公积金等74项关键涉企信用信息的机制化归集共享,支持接入平台网络的金融机构经授权查询使用有关信息。
李春临介绍,截至2025年2月末,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37.3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9.4万亿元,有力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人民网)
投资洞察
1.中信证券:积极布局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认为,医疗健康产业较多子行业在2025Q1有望呈现出需求或业绩修复的趋势,相关上市公司从整体来看2025Q1业绩表现预期较为稳健。
得益于集采等政策优化向好、商保推动和AI赋能,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估且催化预计将延续全年,我们判断医疗健康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全年整体的收入、利润、现金流将稳健修复向好。
其中收入端有望得到商保等增量支付拉动,利润端有望受益于集采政策等优化,现金流有望受益于医院回款向好、化债回款支持和生物医药融资环境触底回暖等因素。建议积极布局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板块估值迎来价值重估,底部布局正当时。(新华财经)
2.多家银行上调消费贷利率
2025年4月起,多家银行宣布将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上调至不低于3%。这一调整标志着持续已久的消费贷“价格战”迎来拐点。
此前,为了吸引更多客户,银行纷纷推出低利率消费贷产品,部分产品的利率甚至低至2.4%。然而,随着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52%的历史低位,部分银行面临“高息揽储—低息放贷”的负循环,资金成本与收益倒挂压力加剧。(金融界)
3.汇丰调查:近一半机构投资者看好中国增长前景
4月7日,汇丰最新的“新兴市场投资意向调查”显示,中国新一轮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提振了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整体信心,叠加中国科技板块投资吸引力提升等积极因素,受访的全球机构投资者尤其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其中,25%受访者将中国列为未来12个月增速最快的新兴市场,占比居首位;45%认为中国强劲表现是新兴市场最大利好,较去年12月调查中的29%大幅提升;34%看好中国股市前景,高于其他新兴市场,较去年12月提升15个百分点,被受访者列为近期新兴市场投资首选。(财联社)
4.2025“投资中国”英国推介会在伦敦成功举办
2025“投资中国”英国推介会于4月4日在伦敦举行,活动围绕服务英国企业“投资中国”进行政策解读、信息分享和双向对接。
中国商务部外资司司长朱冰、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公使余本林、英国商业贸易部投资总监吴侨文、英中贸易协会首席执行官彼得·伯内特、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英国48家集团主席杰克·佩里等嘉宾出席活动并致辞。
来自湖北省、重庆市、厦门市、沈阳市、武汉市等国内省市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以及汇丰银行、施乐辉、赫力昂、阿斯利康等英国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参会对接。(人民网)
企业要闻
1.消息指苹果计划斥资10亿美元购买英伟达产品
4月1日,据市场传言,苹果公司(AAPL.US)计划斥资10亿美元购买英伟达的GB300NVL72产品。然而,天风国际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认为,这一举措不会在短期内为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优势。
郭明錤指出,苹果的订单规模相对较小,与MetaPlatforms近期的大规模采购计划形成鲜明对比。预计Meta在2025年将采购130万个GPU,这一数字是苹果采购规模的70倍。Meta正专注于开发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服务器,旨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服务效率,而苹果在这一领域可能存在不足。(金融界)
2.LG新能源20.4亿美元收购通用密歇根电池厂股份
4月1日,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公司(LGES)宣布,将以3万亿韩元(约合20.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通用汽车公司在密歇根州合资电池厂的全部股份。
此次收购涉及位于密歇根州兰辛的第三座合资工厂,旨在减少新设施投资负担,并提高美国工厂的运营效率。LG新能源此次收购将扩大其在美国市场的业务布局,提升公司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的竞争力。
通过收购通用汽车在密歇根州兰辛的电池厂股份,LG新能源将利用该工厂作为在北美的主要生产据点,加快厂房建设速度,为未来的电动汽车生产提供动力。(新浪财经)
3.花旗:投资可能限制普拉达EBIT利润率进一步提高,维持"中性"评级
4月1日,花旗银行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普拉达集团去年收入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7%,超出行业平均水平。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旗下品牌Miu Miu的出色表现,而普拉达品牌本身增长有所放缓。报告指出,尽管普拉达集团营运支出杠杆效应有限,但与管理层优先考虑增长的理念一致。
公司需要在广告与推广、制造、IT基础设施及零售网络扩张等方面进行大量投资,这可能限制EBIT利润率从当前23.6%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基于对普拉达集团今年销售、EBIT及每股盈利的预测上调1%至2%,花旗将公司目标价从64.3港元下调至59.8港元,维持"中性"评级。(金融界)
4. 新世界发展为875亿港元贷款增加抵押品,抵押尖沙咀Victoria Dockside等资产
4月1日,据资本市场消息,香港郑家纯家族旗下新世界发展被曝为875亿港元贷款新增抵押品,再度将尖沙咀Victoria Dockside综合体(含K11 Musea及瑰丽酒店)作为次級抵押。
据了解,该抵押品将用于两笔总额875亿港元的再融资贷款,其中634亿港元用于偿还2025年、2026年到期债务,240亿港元用于2027年到期债务。此次抵押资产清偿顺位列于上周获批的156亿港元贷款之后,但贷方仍视其为风险缓释措施。除Victoria Dockside外,抵押品池还包含约40个物业。(金融界)
5.特斯拉3月荷兰销量暴跌超50%
4月2日,荷兰汽车经销商和车库业主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电动车品牌特斯拉在荷兰的销量遭遇了显著下滑。
今年3月,特斯拉在荷兰仅售出1546辆汽车,与2024年3月相比下降了55.3%。今年第一季度,荷兰共售出3445辆特斯拉汽车,较去年同期下降近50%。
特斯拉销量的大幅下滑在荷兰电动汽车市场中显得格外突出。尽管特斯拉销量下降,但荷兰第一季度新电动车销量实际上增长了7.9%,达到32459辆。(华尔街见闻)
6.激光沃宣布未来5年在香港投资3亿港元
4月1日,激光沃(Laservall)宣布将在未来5年投资3亿港元,在香港加强先进制造产业的科研、升级智能生产规模以及培育创科人才。并于2026年前将科研团队规模扩大至目前人员的1倍。
作为科技园公司的重点园区科技企业之一,Laservall把握香港作为内地与国际之间「超级联系人」的策略地位,加上蓬勃创科生态圈的优势,以及香港当局在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整体布局及当局的全面支持等举措,扩大在香港的投资和业务创新。
Laservall提供用于智能手机和电动车相机模块的微激光喷射焊接、切割、打标设备,以其高精度激光解决方案及自动化系统服务全球多个主要客户,包括三星、LG、Tesla、比亚迪,以及多个主要生产商如富士康、舜宇光学、立讯精密和欧菲光。(新浪财经)
环球视野
1.特朗普准备对大多数进口商品征收20%的关税
据当地媒体周二报道,白宫助手起草了一项提案,将对大多数进口商品征收约20%的关税。该报道援引了三名知情人士的话。并称,白宫顾问警告说,有几个选项仍在讨论中,这意味着20%的关税可能并非定案。并指出,正在考虑的另一个计划是逐国对等的方法。
该报道发布于4月1日,而4月2日就是宣布对等关税日子,届时特朗普将公布他关于贸易的更宏大计划。这个日子一直是华尔街的超级主题,因预计将发动大规模关税而导致股市表现不佳。与特朗普政府此前已宣布的关税不同,新计划预计将更广泛且具有永久性,而不是针对特定国家或行业。
特朗普及其顾问表示,目标是让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加公平,同时也为联邦政府增加收入。一些经济学家警告称,新关税至少在短期内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加剧。其他国家也有可能针对白宫的举措出台报复性关税。(金融界)
2.欧元区3月通胀率降至2.2%
欧盟统计局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2%,低于2月的2.3%。
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4%,食品和烟酒价格上涨2.9%,非能源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0.6%,能源价格下降0.7%。当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2.4%。
从国别看,欧盟主要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3月通胀率分别为2.3%、0.9%、2.1%和2.2%。(新华社)
3.高盛:英国或躲过报复性关税,但增长仍放缓
高盛的经济学家周二将英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0.9%下调至0.8%,同时也将英国2026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1.3%下调至1.2%。他们表示:“我们的基准假设是,美国会对从英国进口的关键商品征收关税。
但鉴于贸易平衡,我们认为英国最终会避免实施对等关税。”并预计,美国会对包括欧盟(EU)在内的其他经济体征收更高的关税,这将导致美国和欧元区(EuroArea)的增长放缓,“这意味着英国会受到更大的溢出效应影响”。(汇通财经)
4.加拿大宣布对美国汽车对等征收25%关税
加拿大总理卡尼3日宣布,对美国汽车关税采取反制措施,对等征收25%关税。
卡尼当天在渥太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加拿大政府将采取与美国相同的措施,对所有不符合“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美墨加协定)的美国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加拿大关税不会影响汽车零部件,加拿大也不会对墨西哥制造的汽车征收关税。(新华社)
5.东京股市连续重挫,日经指数跌破34000点
4月4日,日本东京股市两大股指4日继续大幅下跌。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跌破34000点大关,下跌2.75%;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下跌3.37%。
由于美国政府宣布的“对等关税”严重超出市场预期,引发隔夜欧美股市大幅下跌。受此影响,东京股市投资者担忧贸易战激化和全球经济前景下滑,避险意识增强,卖盘主导交易。外汇市场方面,避险资金涌入推动日元对美元汇率升至半年来的高位,使东京股市进一步承压。(新华网)
「本文章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