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邓茜 闫洁 宿亮)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记者常和受访嘉宾约在新闻中心门口见面,很多嘉宾无需任何提示,总能准确抵达,他们对这里的“地形”比记者还熟悉。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本·辛芬德费尔(中文名:贝哲民)笑着告诉记者,由于年年参会,他完全有信心当论坛的“官方导游”。熟悉,因为常来;常来,因为看到这里的勃勃生机。
南海水碧风轻,北国柳绿燕来,中国大地充满春的气息。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再到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工商界代表近距离观察中国,感受中国经济迸发的“新”意和活力,探讨全球经济的前行方向,共同聚焦发展,应对时代挑战。
这是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洋浦港是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2025年1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增长动力之“新”,源自高质量发展培育动能。
今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以“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为主题,参会跨国企业国家范围更广,首次参会的跨国企业数量更多,行业门类覆盖更全,再次表明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做多中国。
参加论坛的德国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深有感触:“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产业升级速度超出预期。对于像博世这样的企业而言,中国市场不仅是销售增长点,更是技术研发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亮点频出,“杭州六小龙”等初创企业不断涌现新突破,彰显“未来已来”的科技创新集群效应;长春、重庆等城市继“尔滨”之后接连“出圈”,凸显冰雪、文旅等产业不断创新服务模式,释放增长潜力;电影《哪吒2》跃居全球票房前列并带动周边消费,成为文化消费新热点,折射出中国电影和文创产业的巨大创新发展空间。
随着“两重”“两新”政策力度加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中国经济展现出转型发展的广阔空间。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延续上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态势,发展新动能逐步增强,前两个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比上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人工智能+”等创新实践带动高端制造快速发展。
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谈起“中国是第二故乡”到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口中的“家在中国”,这不仅生动展现出跨国企业与中国市场建立的深厚联系,更包含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长期信心和与中国同行的共同期待。
在德国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全球管委会联席总裁丹尼斯·德普看来,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创新。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增长潜力为全球经济注入信心,对全球投资者保持强大吸引力。
工人在位于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生产车间作业(2025年2月5日摄)。新华社发,张进刚摄
发展图景之“新”,源自新质生产力塑造未来空间。
“没走几步就能遇上一个机器人。”这是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最具科幻感”的真实写照,近百台人形机器人花式炫技,活跃在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多个场景中,让现场科技感拉满。
机器人打太极拳、踢足球、弹钢琴、写书法,还有“机器人店员”递上醇香的现磨咖啡……为人类未来生活图景提供无限想象空间。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同样“科技范”十足,从光能发电的“零能耗”会议建筑,到经过100%电气化改造、实现零化石能源使用的厨房,处处彰显出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在世界经济论坛前董事弗兰克·于尔根·里克特看来,中国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以深度求索(DeepSeek)为代表的创新突破掀起“中国科技风潮”,量子计算及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跑出加速度,展现出中国科创的强劲能量,向“新”而行成为世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共同认知。
完备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超大规模的市场、数量庞大的人才队伍……跨国企业借助中国的创新生态优势,正紧锣密鼓地在华增资扩产,推动自身生产能力和研发水平提质升级。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哈曼·阿尔-法季说,中国持续推进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为跨国公司带来新机遇。“创新与合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市场无疑是我们全球战略布局的核心组成部分。”
毕马威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认为,中国在全球科技与创新驱动领域成果亮眼。中国企业正向高端化迈进,在华深耕的跨国企业应更好融入中国科创浪潮,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
2月22日,在三一重能(日照)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风电设备生产车间忙碌。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共赢前景之“新”,源于高水平开放展现合作诚意。
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创新,与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密不可分。中国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展现出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诚意。在保护主义阴影笼罩全球经济、冲击国际贸易秩序的背景下,中国成为确定性的绿洲和投资兴业的热土,为各方提供共赢发展的宝贵机遇。
“到中国去”成为越来越多跨国企业的共识,近5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位居全球前列。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体现了中国作为亚洲大家庭重要成员,推动各方凝聚共识,把握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努力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新的“亚洲贡献”。
三场国际性论坛上,中国持续释放扩大高水平开放的积极信号。“中国是永不停歇的创新者。”辛芬德费尔说,从世界工厂到加强科技创新,中国发展令全球受益。在泰国正大集团资深副董事长谢毅看来,中国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外企在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事实不断证明,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这是春季三场国际性论坛与会者的共同呼声。面向未来,中国将与各方携手,以创新创造开辟新机遇,以开放合作激发新动能,以稳定、建设性的政策取向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挑战,为各国联动发展、共同繁荣贡献强大力量。
来源:新华社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