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5月4日,掌控美国经济的几大财阀巨头,带着1028位美国经济学家签署的联名信,在白宫软磨硬泡了一整晚。
汽车也巨头亨利·福特对胡佛总统说,只要你能放弃签署这个法案,条件随便你开。
JP摩根的CEO托马斯·拉蒙特在回忆录说,大家对胡佛从最开始的恳求,到后来变成了带哭腔的哀求,自己也差点当场下跪了。
能让这帮大佬如此低声下气,是因为胡佛即将犯下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错误之一 —— 签署《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对全世界加征关税。
最近特朗普宣布关税令后,美国网民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这个法案。
因为不管是“开战”的动机还是手法,以及事情的演变,都和这次关税战极其相似。
签署这个法案的胡佛,就跟特朗普的画风一模一样。两人都是共和党人,也都是商人起家,也都和中国有渊源。
1899年,李鸿章主导的开平煤矿遇到经济问题,向英国墨林公司借款,在墨林公司当顾问的胡佛来中国处理这笔生意。
他通过做局陷害中方代表,玩金融游戏,成功夺取了开平煤矿的所有权。还把这段经历变成了入场券,参加了1928年的总统大选。
胡佛没什么治国理政的真本事,又缺乏政府管理经验,大选只好走“民粹路线”,而当时美国工人农民的处境,给他提供了绝佳的土壤。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掉了欧洲一整代壮年男性,欧洲连续10多年都得买美国的粮食和工业品。
眼看那些做出口的人赚了大钱,有存款的美国农民纷纷贷款买设备买地,准备大干一场,没存款的干脆卖地去城里买房,想进厂打螺丝赚高薪。
可这会时间已经来到了1928年,欧洲新一代男性已经长大开始种地干活了,粮食和日用品也完全可以买本国的平替。
这下美国人傻眼了:我拼命生产了这么多东西,把全家都卖了来一把梭哈欧洲市场,可你说不买就不买了?
当时美国生产过剩到什么程度呢?本来美国都派兵干涉苏俄,美苏矛盾都快不死不休了。
可现在东西卖不出去,什么“资敌”、“通共”的名声也顾不上了,只要苏联拿钱来,美国产品带机器带技术,统统都能打包带走。
这波操作,属于是字面意思敌出卖绞死自己的绳索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胡佛给选民们开了张“支票”:只要把我选上去,我一定对外国产品加关税。
1930年,美国共和党议员斯姆特和霍利起草了一份法案,要求对欧洲进口美国的农产品加征关税,法案一路报到了胡佛这。
在第一版草案里,美国政客的脑子还是正常的。关税的范围限制在农产品,当时欧洲卖给美国的农产品本来也不算多。
而且胡佛给的条件是,假如欧洲肯把美国最过剩的几种农产品买走,那关税也可以暂缓。
可坏就坏在美国是个玩选票的两党制、联邦制国家。
你限制欧洲农产品进来,保护了美国农民,那我们美国工人给你投的票就是白送的?
你这个法案只保护共和党州是吧?那你等着吧,我们民主党州在中期选举一定给你一个“惊喜”。
还有些议员单纯嫉妒斯姆特和霍利因为法案一举成名,随便从自己代表的州里选了几个产品,也要塞进法案。
为了安抚不同党派、区域和行业,这个关税法案只能不断加料,加着加着就变成了包括几千种商品,针对美国所有贸易合作伙伴的“关税核弹”。
到这时,许多人发现情况不对了,他们纷纷上书胡佛希望他能拒签,然后就发生了刚刚说的那一幕。
然而大礼包已经许诺出去了,胡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法案最终还是在1930年签署通过。
最先被这个破法案害死的,是美国斯蒂庞克汽车公司。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是这个:
斯蒂庞克的“死因”,就在于《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根本没考虑加征关税商品之间的联动性。
作为美国军用车辆制造商,斯蒂庞克平衡成本和质量的秘诀,就是大量采购海外廉价钢材,从选材到收购到运输,有一套非常精密的管理办法。
法案把外国产的汽车拦在门外,确实帮了他们大忙,可法案同样把他们赖以生存的钢材供应也切断了。
最终,斯蒂庞克于1933年宣告破产。
在法案刚产生破坏时,一些美国产业界巨头和专家就预见到了问题,他们反复在媒体上宣传,说外国商品“进不来”,必然会导致其他国家报复性抵制,到时候美国商品也“出不去”了。
俄亥俄州一个名叫拉里格制造公司的企业,他们的老板拉里格就是铁杆反对关税的活动家,四处奔走呼吁胡佛政府取消这个愚蠢的政策。
可在政客们的引导下,拉里格的做法被民众说成是“给外国商品开门的买办”、“外国公司抢工作岗位的帮凶”,拉着老百姓大骂他不爱国。
当时民众还组织了一场抗议,他们让一群小孩举着这样的标语“拉里格的孩子不用挨饿,为什么我就得挨饿?”“为什么你们不能让我爸爸有份工作”。
话说到这个份上,这项法案已经无人敢拦,无人敢劝了。
和特朗普这次动手一样,1930年最先向美国发起反击的,也是加拿大。
因为加拿大一直把美国当成忠实的贸易盟友,没有做任何防备,以至于被美国关税背刺得最惨。
痛定思痛的加拿大穿梭于各个英联邦国家之间,组了个“孤立美国”的局。
1929年,美国出口额为54亿美元。《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才1年,这个数字暴跌为21亿美元,到1932年更是只剩7.8亿,85%的出口份额化为乌有。
美国这轮作死并不仅是经济上的。
因为和美国的生意断了,欧洲开始把目光转向其他市场,实行计划经济且没有生产过剩问题的苏联,开始放开手脚出口矿产、木材和粮食换外汇,再用钱买美国和欧洲的先进设备。
美国大萧条的同时,苏联跃升欧洲第一工业强国。
在上一赛季输掉底裤的德国,本来在30年代刚刚缓过神来。结果他们突然失去了美国市场。
本就摇摇欲坠的魏玛共和国,这下彻底按不住“五十万马克的面包”问题了。
为了活命,德国人开始狂点科技树,什么研究从空气里提炼化肥和炸药,什么研发替代新材料,搞得热火朝天。
他们还和意大利人一起打出了“经济自主”、“民族工业复兴”的旗号。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法西斯党、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走上世界舞台,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