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中止后,港澳办再次出手,李嘉诚真的看清风向了吗?长和集团又有了哪些新动作?
随着李嘉诚卖港口交易的舆论愈演愈烈,官方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也越来越鲜明。顺着时间线来看,上月28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长和港口交易进行反垄断审查,这意味的是,不仅李嘉诚大概率是卖不了港口给美国,甚至官方还可能将根据审查结果,依法追李嘉诚的责。1号,港澳办再次出手,转载了《大公报》的又一篇社评,文章清楚地描述了一个观点,就是国家利益底线不能破,并直接点名长和,希望它好好配合这次的审查工作,重塑企业形象,挽回公众信任。
李嘉诚现在已经是被骂上了风口浪尖,这一直接影响,就是长和系集团股价下跌。如今长和系集团的总市值,已经跌至不足1700亿港元,这较年初时直接蒸发超过780亿港元。怎么办?正如官方所说,老老实实配合调查,重塑正面的爱国企业形象,如此才能拯救长和集团。
那么李嘉诚又是否看清风向了呢?好像并没有,为什么?因为李嘉诚现在正在急着找后路,长和又有新动作,完全有理由怀疑他李嘉诚还在玩缓兵之计。最近,长和集团发布了一则公告,大致意思就是在告诉投资者,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盛传的长和可能拆分集团内部业务的说法,因为长和暂时没有作出拆分集团内部通讯业务的决定,但不确定未来是否会将通讯业务分离出去。这话听起来有点绕口,一句话概括就是,“现在没决定,未来说不准”。但说实话,长和到底拆不拆分业务的答案其实很简单,无非就只有两个,而李嘉诚之所以刻意模糊答案,很有可能是想实现他背后的算盘。
那么他背后的算盘是什么呢?这里说一件李嘉诚之前干过的事。在2000年的时候,李嘉诚让次子李泽楷辞去长和职务,专门负责盈科集团,并且公开发表声明说,李泽楷永远不会加入长和集团,更是提前确定好了长和的继承人是大儿子李泽钜。这似乎就是想把李泽楷的盈科集团,和长和集团之间做个分割。为的是什么呢?或许就是为了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如果长和集团日后有难,李嘉诚家族还能依靠盈科集团东山再起。
回到眼下长和可能拆分集团业务的这件事上,这不排除又是李嘉诚准备的后手。巴拿马港口交易一事,让长和股价暴跌,如果情况继续这么恶化下去,长和可能撑不了多久。所以李嘉诚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做好最坏打算,趁着长和没有彻底崩溃之前,把旗下优质的通讯业务拆分出去,让它成为“第二个盈科集团”。
甚至不排除李嘉诚是想把长和集团的通讯业务,转移到盈科拓展集团旗下。毕竟盈科集团的三大主营业务之一就包括通讯,换句话说就是,盈科集团有接手长和集团通讯业务的客观条件。如果长和能挺过这场风波,这场业务转移,也不过是李家左手腾右手,家族资产并不会有什么实质上的损失。但如果长和集团挺不过去,因为吞并了长和通讯业务,而变得更加庞大的盈科集团,则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李嘉诚家族保存实力。
李嘉诚在商界沉浮数十年,现在想保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产,可以理解。但不论是谁都不能吃完饭就砸锅,希望见识过大风大浪的李嘉诚,能够在国家利益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前,看清风向,不犯糊涂。毕竟有国家作靠山,企业才能后顾无忧。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