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嘉诚卖港口事件,现在来看原定于4月2日要进行的交易显然是不可能继续了,而李嘉诚自己本人也是大祸临头,接下来要面对法律问询。
李嘉诚
在此次事件当中,李嘉诚作为售卖港口一方,已经遭受到了各方围剿,其本人这一行为也已经触犯到了法律的底线,而相比较于李嘉诚,选择和李嘉诚进行交易的买方,贝莱德财团此前却并没有回应过任何争议。
美国贝莱德财团
事实上外界一直猜测这一次交易是以贝莱德为先锋,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的,然而对于这样的说法,没有得到美国官方的认证,贝莱德财团也始终未予以任何回应。
一、首次回应争议
在这次港口交易呈现出极其不明确的趋态的情况之下,外界认为此次交易极有可能会走向4种可能,一种是正常进行,但取消修改,让更多买家进入,还有一种就是受外界影响直接取消。
在争议的风口,在3月31日3月的最后一天,贝莱德财团正式对外公开了关于这一次收购的系列情况。
这也是贝莱德财团首次对外明确回应这件事,一直以来长久的争议都让贝莱德和长和两个集团沉默,在长和股票大跳水的情况之下,李嘉诚次子开始选择将长和和此次事件切割,显然也是担心后续会对自身家族、企业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而贝莱德财团在3月31日罕见的打破沉默,由集团主席在周年股东函当中评论,关于这次的港口收购业务。
而根据相关的回应内容来看,很显然贝莱德财团是想要洗白这次交易,试图将这一次交易辩解成为纯粹的利益交易往来,然而相关辩解十分苍白,根本无法证明这次交易能够和美国政治切割。
尽管贝莱德以及目前李嘉诚方面都在不断的想要洗白这次交易试图将交易和政治切割,但实际情况是李嘉诚此次交易已经涉及威胁国家安全。
中国香港特区的相关媒体,在3月31日当天也援引了长江和记高管人员的话,并且在采访中直接指出4月2号将不会再进行任何协议签署。
其实已经是对于这起事件盖棺定论,针对于此次事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也已经发文表示,对此次交易会依法进行审查,要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如今这一场即将要签署的协议已经明确不可能再进行,但其实也从侧面印证了李嘉诚此前的行为确实是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破坏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二、还有签订的可能吗?
虽然这一次签订仪式显然不会再进行,但这并不代表着后续双方就没有继续签订的可能性,摩根大通也在公告当中表示,虽然市场已经传出关于停止签约的相关消息,但是交易涉及的独家磋商期到7月27日仍然是有效的。
这也就意味着,即便4月份这一次协议签订,最终没能进行后续李嘉诚和贝莱德财团如果达成一致将交易延期,那么在7月27日之前,仍然有签订的可能性。
当然李嘉诚自己现在已经是四面楚歌,长和股票持续下跌也能够看出当前情况,对于这场交易显然是极其不利的,从长远利益来看,取消签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而李嘉诚单方面选择取消签约,则需要面临赔付巨额违约款。如果不取消,李嘉诚要面临的就不仅仅是交易泡汤,更多的还有可能是他个人过去打造的整个商业帝国的覆灭。
而当下这样两难的困境是李嘉诚自己选择的后果,事实上这场交易截止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争议点,是在交易开始之前,李嘉诚从未想过让任何国内企业参与到交易当中。
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外界的舆论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呈现全面崩盘的态势。李嘉诚的所作所为,或许从商业利益角度确实是一个能够收获短期效益的选择,但从长远来看,呈现的负面影响,将涉及到方方面面。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