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从“闭关”的饺子身上:我看到娱乐圈的“悲哀”,郝蕾早就说过了

一条娱摆摆 · 昨天 19:06
2025年的春节,电影院里最热闹的场次永远排着长队。当《哪吒2》票房冲破123亿时,官媒连发三条动态祝贺,社交媒体上“中国动画封神之作”的词条整整挂了三天。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导演饺子突然消失在公众视野——工作室宣布无限期暂停采访邀约,连庆功宴都只留下个提前录制的视频。

这个举动让所有人想起郝蕾在某次访谈中的发言:“名和利就是这个行业最基本、最显眼的一个东西。”如今对照着看,才明白饺子此刻闭关的分量有多重。

医学生转行啃老三年半:比动画更传奇的是人生



时间倒回二十年前,四川泸州老城区的筒子楼里,22岁的杨宇正面临人生最大抉择。
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已读到第三年,他却偷偷报名了动画培训班。
这个后来被称作“饺子”的年轻人,当时连自己都不知道,书桌抽屉里那叠画满哪吒草稿的A4纸,会在二十年后掀起怎样的风浪。

“那时候街坊邻居都说我疯了。”饺子在某次采访里回忆道。父亲刚因病去世,母亲每月1008元的退休金要养活两个人。
当他把辞职信递到广告公司主管面前时,连保洁阿姨都劝他:“小杨啊,现在动画片都是给小孩看的,你这么大个人...”


没人能理解这个决定。整整三年半,他蜗居在12平米的卧室里,窗帘永远拉着,电脑主机24小时运转。
母亲李阿姨每天把饭菜放在门口,就像《哪吒》里殷夫人给儿子送吃食的镜头——这个后来感动亿万观众的场景,正是源自这段真实经历。

“其实最难熬的不是穷。”饺子摩挲着当年用废的数位笔,“是每天清早听见邻居上班的关门声。”
那三年他几乎切断了所有社交,唯一能证明时间流逝的,是窗台上越堆越高的泡面箱。
直到2008年,《打,打个大西瓜》横扫德国柏林等20多个国际奖项,业内才惊觉:原来那个“啃老做动画的疯子”,真把飞机坦克画出了水墨丹青的神韵。



资本围猎下的哪吒:每一帧都是生死战



2015年筹备《哪吒1》时,饺子在杭州郊区租了间仓库当工作室。
墙上至今留着当时的涂鸦:某投资方代表指着哪吒形象说“这黑眼圈像吸毒的”,旁边是饺子用红笔写的“去你X的”。
这个细节后来被做进《哪吒2》彩蛋,观众都当笑话看,却不知背后藏着多少辛酸。



“前三个月见了58个投资人。”制片人刘文章透露,“最惨的时候,老杨(饺子)白天在会展中心帮人做3D建模,晚上回来改剧本。”
有次暴雨天电动车没电,他扛着主机箱走了三公里,只为省下30块打车费。后来电影里哪吒光脚奔跑的镜头,灵感正来自那晚灌满雨水的球鞋。



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让《哪吒1》每个镜头都像在搏命。
申公豹变身不到5秒的镜头,足足磨了两个月;山河社稷图里飘动的衣袂,是特效师拿自己睡衣在鼓风机前拍了200多次才有的效果。
2019年电影上映前三天,饺子在洗手间吐了血——后来诊断是胃溃疡急性发作,但他坚持要等首映结束才肯住院。



当百亿票房砸下来时:名利场比想象中更荒诞



《哪吒2》庆功宴当晚发生了两件耐人寻味的事:某知名饮料品牌负责人带着2000万支票想买太乙真人手里的“仙丹”广告位;曾经把剧本扔进垃圾桶的投资人,举着香槟要认干亲。饺子悄悄从后门溜走时,被蹲守的记者拍到了苦笑。


这种荒诞在郝蕾的话里早有预言。当年那些认定动画片“上不得台面”的人,现在排着队要给敖丙设计联名潮牌;曾经骂他“啃老”的亲戚,如今逢人就说自家出了个“百亿导演”。

最讽刺的是,某影视公司开价8位数请他挂名监制,条件是“不用真干活,露个脸就行”。


“现在理解他为什么闭关了吧?”《哪吒》系列编剧芦苇感叹,“上次开会时他说,现在每天收的合作邀约,比过去二十年加起来都多。”
资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有人要往电影里塞流量明星客串,有平台想开发哪吒主题密室逃脱,连华尔街都发来元宇宙合作方案。

娱乐圈照妖镜:多少导演在名利场里现了原形



饺子不是第一个被资本围猎的导演。《流浪地球》爆红时,郭帆的门槛也被踏破,但他转身就扎进第二部筹备。
反观某些导演,处女作一炮而红后,马上接综艺、做代言、拍广告电影,等观众反应过来,代表作早已变成各种恰饭视频。



这种对比在《哪吒2》庆功宴上尤为明显。
当其他导演忙着和投资人交换名片时,饺子躲在休息室改《哪吒3》分镜稿;当同行们在红毯上争奇斗艳,他在后台拉着动画师讨论毛发渲染——这种“不合时宜”的专注,恰似当年那个在筒子楼里啃泡面的青年。



郝蕾说得没错,这个行业最不缺的就是名利诱惑。
有人为保票房魔改剧本,有人为讨好资方强塞广告,更有人把导演椅变成生意场。但总有人记得,观众买票进影院,不是为了看资本游戏,而是想遇见下一个踏着风火轮逆天改命的哪吒。



闭关不是退场:给中国电影留一片净土

如今翻开饺子微博,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哪吒2》上映当天。置顶评论里有句话被点赞了70万次:“导演闭关是不是在憋大招?”或许答案就藏在《哪吒1》的台词里——“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这个开机仪式比剧本会多的年代,在这个海报都要用AI生成的时代,饺子用最笨的方法守护着电影人的初心。
那些没日没夜打磨分镜的日子,那些拒绝天价广告的抉择,那些宁可闭关也不赚快钱的坚持,都在印证郝蕾那句话的深层含义:看得透名利的人,才配得上真正的成功。

当我们在期待《哪吒3》时,何尝不是在期待中国电影能留住更多“傻子”?这些肯为了一帧画面死磕三个月、敢对资本说“不”、能在巅峰期急流勇退的“傻子”,才是娱乐圈最稀缺的珍宝。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