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官方3部门发声后,转折点出现,李嘉诚踩下刹车,长和发布新公告

史之策 · 前天 07:34
官方3部门接连发声后,港口交易出现重大转折点。赶在4月2号前,李嘉诚已踩下了刹车,据报本周不会有港口交易。然而,港口事件还未结束,外界出现新传言:长和又要拆分电信业务赴英上市?李嘉诚想干嘛!
1.png 观察者引用港媒报道
2.png
3月28日,观察者网引述港媒《星岛头条》的消息,长和下周不会签订任何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当时的下周指的是3月31日至4月6日。此前有消息指出,长和原定在4月2日和贝莱德为首的美财团签订港口出售协议。
同时,还有港媒透露,长和卖港口其实是准备分成两部分进行。其一是巴拿马的两个港口,拟定在4月2日签订出售协议。其二是长和在23个国家的40多个港口,原定是145天的独家磋商期。同时,港媒还强调,4月2号并非是最后期限,而是可以签署协议的最早时间。
3.png
为什么非得在4月2号签?这得从美国那边找原因。此前,特朗普宣称4月2号是美国的“解放日”,一连串的关税政策都将在这一天颁布或生效。比如,“对等关税”政策,农产品关税政策,汽车关税政策等。而巴拿马运河则是川普一上台就想“拿回”的地方,自然也想卡在4月2号这个时间点。
不过,随着港媒报道称长和“本周”不会签署任何协议后,意味着李嘉诚在最后时刻踩下了刹车。然而,但凡是经历了整个事件的人不难发现,李嘉诚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想暂停交易吗?不见得!实际上,这次能拦下李嘉诚,少不了两方面的努力。
4.png
一方面是网友们的舆论。自长和被爆要卖掉港口以来,几乎是一边倒的在批评李嘉诚。诚然,有人说李嘉诚不会在乎舆论。要是真在乎的话,2015年就不会不顾反对卖掉这么多长和在内地的房地产资产。
李嘉诚可以不在乎,市场不可以不在乎。相较于3月4日,长和在3月31日的市值已经蒸发了136亿港元。这可仅仅是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如果李嘉诚还不回头,只会亏更多。
5.png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态 外交部回应
6.png 外交部发言人
另一方面是官方的发声。自港口事件以来,明确发声的就有3个部门:外交部、港府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外交部表态不多说,一直都在强调一句话: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另外在3月18日,香港特首李家超也表态:“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
相对而言,笔者认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态度最值得解读。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回应记者提问时说道:“我们注意到此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7.png
也就是在市场监管总局作出如上表态的前后脚,港媒那边才爆出消息称,长和“下周”不会签署任何协议。所以,归根究底还是在3部门发声后,事情才出现了转折点,李嘉诚才踩下了刹车。
然而,别看长和在4月2号卖不掉港口了,但事情还没完。一来,港媒报道中只是说“下周”不会签,但没说取消,两者千差万别。二来,又有媒体爆料称,长和有可能分拆其全球电讯资产及业务。
8.png
9.png
众所周知,长和集团的主要业务是港口、电信、零售和基建。现在,港口已经动了,又要动电信,李嘉诚是想干什么?根据路透社的报道,李嘉诚分拆估值近1000亿港币的电讯项目,是为了赴英国上市。这只是表象,实际上还有其他考虑。
比如,新浪财经的一篇文章就指出,长和此举是为了规避风险。文章中强调,长和电讯业务主要是欧洲市场。通过拆分后,可以将和中国有关的资本留在大陆和香港,和欧洲有关的资本留在欧来。未来,即使因为港口一事被调查,长和也不会遭到毁灭性打击,从而达到两头下注的目的。
10.png 李泽楷(左三)
实际上,这也是李嘉诚的一贯风格。2018年,李嘉诚宣布退休,把长和交给了长子李泽钜,并强调次子李泽楷不会加入长和。那么,李泽楷在干什么呢?上世纪90年代,李泽楷就创办了盈科拓展集团,业务涵盖科技、媒体、电信、金融服务和投资等,和长和有一定的重合。
但在港口事件出来以后,盈科拓展曾表示他们的所有业务都独立于长和。而值得注意的是,前段时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李泽楷就出席了会议。当时就有人指出,这是李家在两头下注。一个儿子押注内地市场,一个儿子“重仓”海外市场。
11.png
老话说得好,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因为港口这件事,长和的电讯业务很难拆分。
3月31号,长和发布了新公告,核心只有两句话:董事会并未就电讯业务有关任何交易作出决定。目前并不确定是否会进行交易。这份公告很有意思。一般来说,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现在来了一个不确定。
这种不确定,直接给人一种“现在风声太紧,所以暂时不考虑”的感觉。那么,是否可以反过来理解:风头过了之后,长和要继续拆分,继续卖呢?李嘉诚肯定想,但大概率做不到了!为什么?还是上面说的两方面:一方面是舆论,一方面是官方。
12.png 港媒报道
13.png
而只要有这两方面的介入,李嘉诚的港口交易、电讯业务注定难以顺利完成。即使最后被卖出去了,也不可能卖给美国财团。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