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李嘉诚暂缓港口交易时,中方两大法典已备好,显然不打算轻拿轻放

胡麒牧博士 · 昨天 01:44
在李嘉诚悬崖勒马,赶在最终日期到来前,宣布暂缓价值228亿美元的港口交易时,香港长和实业公司的股价,突然应声大跌。有港媒分析称,中方已经备好了两大“杀器”,显然不打算对这次的事件“轻拿轻放”。李嘉诚的大计还能继续推行吗?中方又有什么大招呢?
1.jpeg 李嘉诚
近日,在特朗普多次宣称,要“收复”巴拿马运河的背景下,李嘉诚计划将旗下的巴拿马运河港口等多个港口,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的消息,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一旦交易顺利达成,很可能意味着,特朗普获得了一场“精神胜利”。
面对这场风波,中国方面迅速作出反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已经注意到有关巴拿马港口的交易问题,决定依据相关法律,展开反垄断调查,以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并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不过,对于调查开始的具体时间,中方并没有透露,很可能是计划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而在这一消息传出当天,香港长和公司的股票应声下跌,跌幅一度达到4.7%,创下了半个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2.png 巴拿马港口
在此之际,有港媒分析称,中方可能会动用《反垄断法》和《国家安全法》来评估港口交易的各方面风险。
这两部法律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国家安全法》,涵盖了广泛的安全领域,是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法律工具。一旦中方动用这一法律,也就将这场交易,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李嘉诚如果还心存侥幸,恐怕只会得不偿失。
实际上,在中方宣布对长和实业展开调查前,已经有该公司的高层透露,他们不会在原定的4月2日,与美国贝莱德财团签署任何协议。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这场交易就此搁置,而只是暂时推迟,毕竟,根据交易双方的规划,4月2日只是一个签署协议的初步计划日期,而不是最终截止期限。
3.jpeg 巴拿马运河
通常情况下,中国政府不会轻易干预企业的正常商业活动,但前提是这些交易,不会影响到国家发展和利益。这次的巴拿马运河交易案,显然不属于“安全”范畴,因此,中方也不打算“轻拿轻放”。
对于这一点,香港方面也有着清晰的认知。在中方出手前,香港《大公报》就已经三次发文,批评长和集团的这笔交易,会损害国家利益。该媒体强调,这笔交易“完美配合美国的遏华战略”,交易完成后,将对中国经济和国家利益。造成“无穷后患”。
不久前,特朗普还对这笔交易大加赞扬,称“美国正在夺回巴拿马运河”。从这一角度看,李嘉诚的举动,其实是在助长特朗普的霸权扩张思维。
4.jpeg 特朗普
如今看来,中方的相关调查虽然还没有启动,但已经起到了足够的威慑作用。如果李嘉诚不想让长和股价继续下跌,走向“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就应该及时认清局势,彻底放弃这笔交易。
这次事件也足以说明,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还需要谨慎考虑可能会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任何企业都应该将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