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评分出炉,史上最低

毒舌电影 · 前天 04:36
迪士尼迎来史上口碑最差的一部电影。


这几乎是意料之中。


因为自从公布选角以来,就一直被骂到现在,到底是什么让自带童年光环的迪士尼出现信任危机?


从这部豆瓣4.2的新片说起——




白雪公主


1.jpeg


“又是政治正确惹的祸。”


这么说还是太简单了。


就拿上一部反复被嘲笑的《小美人鱼》来说。


虽然在我们这只有豆瓣4.7。


但在外网口碑还不错,烂番茄的评分94%,IMDb的7.2,高于迪士尼真人公主电影的平均值6.8。


2.jpeg


为啥?


因为除了我们许多人接受不了的皮肤太黑这个槽点外。


《小美人鱼》制作还是有一定诚意的。


比如海底世界的特效美轮美奂,假如还是一个孩子,眼睛里分不出种族的区别,是能够被这样的场面激起兴趣的。


3.gif


还有女主。


虽然人家皮肤黑,但唱功和表现力没得黑。


4.png


抛开肤色争议。


这就是部中规中矩的公主片。


剧情或许没有太多新意,但小孩也能看个开心和热闹。


所以,同样是前期饱受“政治正确”的质疑,但上映后起码在国际上口碑保住了。


而《白雪公主》就不一样。


不仅我们打出低分。


IMDb更是只有2.0。(稿件发布时已经下降到1.7)


仅仅只是因为白雪公主不够白吗?


5.png
6.png


迪士尼最大的危机并不在于“政治正确”。


而是对于全世界来说——


童话,衰老了。




01


目前骂声最大的,是电影的魔改部分。


众所周知,“白雪公主”的名字来源于她的外貌:


“皮肤白如雪,嘴唇红如血,头发黑如乌木”——1812年的《格林童话》。


而电影为了符合演员,干脆删除了肤色相关的台词,变成了:


因为公主出生在雪夜,为了纪念这一天,为她取名白雪。


7.gif


从一开始,整部电影就充满了浓浓的……质朴气息。


公主出生,举国欢庆。


结果除了城堡有个特效远景外,不论是都城的近景还是人民的数量,差不多就一个广场舞的规模,而这已经是全片最宏大的场面。


8.gif
9.gif


为了匹配演员的肤色,服装还调低了裙子的饱和度,看起来更加廉价。


10.png
11.jpeg
△ 小红书上爆火,被人拿来对比的迪士尼乐园白雪公主


王后去世,国王再娶,邪恶的新王后盖尔·加朵来临。


有人欢呼——颜值终于在线。


12.gif


结果呢?


谁也没想到。


颜值起飞的前提,是拿演技垫脚。


公主与王后不相上下,两人都在脸谱化表演的赛道上一骑绝尘。


那句“好的反派不会认为自己是反派”的名言含金量,还在无上限增加。


13.gif


(无能狂怒)
No!


14.gif


你说真人电影不就是要还原动画吗?


没错,要是100%还原,评价还不会这么惨。


问题是演技是还原了。


人设,却崩了。


猎人放走公主后,连颗猪心都懒得挖,摘了颗苹果给王后交差;


王后看似爱美,实则更爱财,一夺权就火速搜刮财富,用金银珠宝充实小金库,连猎人的作业都懒得检查。


白雪公主。


她被放入森林这段,本该是电影改编的重头戏——


动画通过公主想象出各种“妖魔鬼怪”,颇有几分古早的儿童邪典趣味。


结果电影画面连半分钟都没到,特效糊弄一下就算了。


说好的给小矮人做家务来换取居住权。


也变成了小矮人自己干活,她在一旁唱歌,美其名曰气氛组。


15.gif
16.gif


猎人的机智,变成了打工人加班划水;


王后的狡猾,真相是尸位素餐,贪污腐败;


白雪公主的真善美,也变成了天龙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伪善。


这下我们终于确定。


或许迪士尼没有作妖,而是另一种进步——


选择用古典叙事紧跟现代议题,与大环境下滑的你我站在一起。


不然,又怎么解释整部电影溢出屏幕的松弛感呢?


如果你没忘记。


《白雪》也好,其他公主也罢,迪士尼的古早女性叙事,都是同一个主题:


爱情。


跨越阶级的爱情,超越生死的爱情。


这部当然也有,占比还不小。


正因如此我们才确定,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粗糙烂片。


它背叛的不止观众,还有自己。




02


早在电影上映前,主演瑞秋·齐泽勒就接收采访称:


现在不是1937年了
我们的故事 白雪公主不会再被王子拯救了
她不再想着找真爱
而是思考如何领导国家


17.png
18.png


是的。


这一部的白雪公主不再等待王子拯救,因为压根没有王子。


电影删掉了王子一角,把男主改成了一个打着国王的名号偷东西的贼。


19.gif
20.png


咱先不说一个王子和一个贼,哪个人设更好一点。


就像主演采访说的,现代的白雪公主,应该抛弃恋爱脑,不再等待男人拯救。


但她真的抛弃了吗?


答案是,没有。


不但熟悉的“真爱之吻”没有删减。


童话故事的主线依然贯穿全片,也就是公主依旧需要男主和小矮人们一起帮她脱困,并最终扳倒王后。


而男主爱上女主的原因。


从过去简单一个字——


美。


21.jpeg
22.png


但现在呢?


变成了——


哇,她好强大。


起初他以为公主只是娇生惯养的女孩。


后来发现她聪明善良又勇敢,似乎很符合现代人的价值取向。


23.gif


但崩在了哪呢?


一方面,电影要杜绝恋爱脑,不等待王子拯救。


但另一方面,公主的能力又从来不用于解决真正的问题,只作为一种吸引男主的魅力。


还要符合这样的一个套路——


她迷住了他,他爱上了她。


这就是《白雪公主》内在的拧巴。


24.png
25.png




03


外网上,《小美人鱼》的演员点赞,表示支持新版白雪。


“为你感到骄傲”。


26.png


有人嗤之以鼻:


“她高兴疯了,终于有人陪我一起挨骂”;


“次品抱团,臭味相投”;


“活久见,倒数第二鼓励倒数第一”。


不谈眼前的纷争,Sir其实更想聊另外一件事。


除开《白雪公主》《小美人鱼》。


迪士尼目前所出的六位真人公主,最高分是《阿拉丁》的茉莉(7.4),最低分《花木兰》(4.9),综合6-7分。


什么意思?


这些电影翻拍的都是人尽皆知的故事,也是人尽皆知的角色。


而哪怕迪士尼绞尽脑汁,利用不断升级的大银幕,试图做出革新与改变——


《灰姑娘》用了几千颗施华洛世奇水晶来做裙子;


《美女与野兽》选择了学霸“赫敏”;


《阿拉丁》没让茉莉成为男性的附属品,给了她继承的权力;


《睡美人》把唤醒之吻的爱,从爱情变成亲情。


27.gif
28.gif
29.gif
30.gif


但是呢?


与迪士尼众所周知的佳作相比,真人公主们的境遇,也仅仅限于炒冷饭。


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完全无法与迪士尼其他的佳作相较。


这些陪伴过我们的睡前故事,正越来越与长大后的新世界,格格不入。


《灰姑娘》被解构,丑小鸭变天鹅是伪装,仙杜瑞拉本就是贵族;


《美女与野兽》是人兽恋,是被美化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亲吻逝者的《白雪公主》《睡美人》疑似恋尸癖;


《小美人鱼》《风中奇缘》等涉及种族歧视的爱情,更是无法细想的尖锐。


31.jpeg


随着一部一部“情怀杀”的出现。


经典童话,正逐渐走向衰老,甚至死亡。


可关键是。


当这些陪伴我们整个童年的人物远去,目光所及,还有新生的、能够取代过去的新经典吗?


曾经的童话不再对我们的胃口,也许是我们长大了,也许是它们过期了。


但更大的可能。


是童话这一叙事类型,在当下的世界,越来越水土不服。


换句话说,现在宣传真善美、爱能战胜一切的说辞,还有效吗?


以婚恋作为人生导向的公主们,还能作为我们培养下一代,教育女孩们的精神领袖与偶像吗?


Sir看到的不仅是《白雪公主》的垫底。


更是童话的进化,又一次失败了。


没有人会相信童话,大家都知道那是假的。


但问题是。


童话不是谎言,而是一种哪怕知道世界的真相,但依旧对其抱有希望的姿态。


如果没有新的经典出现。


那么留给童真,留给下一代人的传奇与精神寄托,又落在哪里?


正因如此。


Sir将为这一版《白雪公主》留下一颗星。


不是失望,而是督促与怀缅。


因为——


无畏、公正、勇敢和诚实,正是白雪公主,也是那一代童话教给我们的品质。


童话留给我们的,不是盲目的天真。


而是无论多少次被打败,依旧要有从头开始,相信正义、梦想与魔法的勇气。


问题是现在谁还能为我们,我们的孩子创造这样的童话?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