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一急眼,热榜上就一连串刷屏,好些人问:罗永浩这反应过不去吧?《喜剧之王单口季》连日热度不减,弹幕也跟着炸开锅。就一个粉丝随手留言,想看庞博当主持人,顺带提了句张绍刚和罗永浩“有点多余”。没难听词,没有批判,只是一句扯闲篇。可有的人偏不信邪,这种事非得闹大,罗永浩像触电似的,微博里炮声密集,骂网友“Q兽”、调侃“下半身思考”。但那网友根本没说庞博长得帅呀,真是让人犯糊涂!
他一口气怼了几十条,通篇找不到一句缓和话,这爆脾气到底是自尊心太强还是真的受不得委屈?说起来吧,网友图什么啊?就一句无关痛痒的建议,他非要往“男女对立”方向扯?别人没提,他倒自己心里搁不住了——到底想表达啥?明明没有这茬,他一头乱拱上去,场面闹得怪怪的。难道刷屏就是自证清白吗?不悄悄删条微博,还顺便开个“无男女DL”的新节目,搞得特大阵仗,图啥?
雷厉风行也好,情绪化也罢,反正围观群众都看呆了。有的网友一时忍不住回嘴,一言不合他就加倍还击,网络舆论一下两极分化。罗永浩的反应,究竟在保护自我,还是间接放大了争议?有的人说他“破防”,也有人觉得这才像真人,至少不做作。
要说罗永浩没数嘛,也不完全对。他懂得话语权重要性。可要说完全成熟稳重,又好像就差那么一丢丢。他早年也是风风火火走过来的,《脱口秀大会》领笑员时候的那股气势,还真有几分导师范。他当年一句“真还传”,债务清零,整个赛道都把他当偶像榜样。主持点评演员瑕疵,手下留情,观众买账,热搜常有他踪影。
但这些年,非议逐渐多了。(想想也正常,哪个圈子没点矛盾?)就拿他直播带货说,那件皮尔卡丹羊毛衫后来确实不是羊毛。更别提兰蔻口红闪电潮鞋档口,不时传出真假争议。他的做法是躲闪,坚持不回应。其实,这种方式未必能解决问题,只是无声地告诉大家他“视若无睹”——粉丝也慢慢卸下滤镜。
也有段时间他逮着俞敏洪,“怼”得挺猛,没人想到朋友也能闹成对立面。董宇辉离场那一回,跳得比谁都高,反手被回怼。舆论乱成麻花,左右夹击。公开说喜欢杨笠,但一到涉及女权话题又语焉不详,打“关注流量”算盘也不是不可能。这些行为,在观众看来,多少有点悖论——既往立场与现状的冲突,在懵眼前晃来晃去。
不管怎么说,这套“黑红”路线为什么能火?或许就是有人愿意看他发飙,哪怕被数万人在线“围观式”吐槽也不怕——热度到手了。微博流量红利期尚在,头部大V流量照样可观,哪怕挨骂也有人在关注。要真是这么想的,他大概自有算盘?
反过来也说,罗永浩和庞博比,实际上没啥可比性。本来出发点都不是一类。庞博几季下来,控场能力日益娴熟,评委席上滴水不漏。台风稳健,梗接得准,对嘉宾状态拿捏得妥妥的。连女嘉宾说话他都能绕开敏感坑位,再用几句感谢去化解。
比如,称赞房主任的不止勇敢,还能说出“谢谢你踏出那一步”,这种落点观众爱听。对柳岩的包容和欣赏也更显真诚。这种方式,反倒没有让场下观众觉得在“表演”,比起单纯追求笑点,更像彼此尊重。
罗永浩的一贯风格截然不同。他点评常常高屋建瓴,气场压人,时不时还冒出点“爹味”。观众喜欢庞博,还真不只是看脸。结合数据,庞博五季进前五,还拿过一冠。光靠长相顶不了这份成绩,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有人说,庞博代表一种新的娱乐理想,温柔、有分寸、都好说话;不像罗永浩那样动辄开火,气氛容易僵住。本来,脱口秀大家就是想轻松找乐,气氛要太紧绷反而扫兴。
其实换个说法,罗永浩“杠精”这点反倒也算优点。如果全中国所有艺人全都只说圆滑话,那才叫乏味。偶尔有个自己风格突出的,哪怕结局乱糟糟,也未尝不是一层新鲜感?他非要去办什么新节目,说是杜绝男女对立,这种“自设门槛”可能更像是一种自我防护。
但又一想,罗永浩也许真是怕边缘化。社交网络节奏变得飞快,流行话题三天一变,观众耐心在缩减。抢先布局新话题的能力谁都知道,可一旦长期观众欣赏口味偏移,哪些嘉宾易被淘汰并不是他想的那么容易控制。
他转型路径有限、卖货直播已不风光、各种风波持续。反观庞博,不温不火反倒被推到C位,观众缘节节攀升。当罗永浩再度被推到舆论风眼,选择“强势还击”,背后或许有无奈,也许是性格本色。
但所有问题的源头都没那么复杂。一个普通观众随意吐槽,把整个微博搅乱成这样,明星和网友真的该怎么相处才算得体?这年头,观众追求舒适感和共情,轻松娱乐已经成了主流。大家不买账说教式的点评,自然会流向更让人舒服的那一位。
值得玩味的是,罗永浩曾经也讲过,脱口秀需要真正懂行的评委和观众。不懂行的领笑员只会让节目变糟,他自己当年说话不留情面。如今调过头,一个粉丝的反馈却让他如此敏感,这对比本身就让人有点儿摇头又好笑。
事情反复之后,也不一定会有什么质变。网友回怼,明星再回击,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场风波很快又会被新瓜覆盖。可对罗永浩本人来说,流量、话题性、经营个人影响力——这些还得有个平衡点。装得越认真,挨批时越难承受。
相较之下,庞博的稳定和温润让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观众能记住那些温和的笑声,争执和怒骂终究只是星光背后的余响。有时候“破防”不是耻辱,发泄情绪也情理之中。只是,公众人物这张牌该怎么用?每个人,答案未必一致。
也许,下一次热搜又会有更疯狂的明星比拼。今天庞博被夸,明天可能又有人说他不过如此。舞台换了批主角,审美轮流转,罗永浩还在台上台下挣扎,说不定哪天又给个新说法。
有些人以为,把声音做得更大就能赢得更多人记住,但真让人想再听一回笑话,大多还是因为节目、人物、和那些轻描淡写里不经意的温暖。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