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科技领袖亮相阅兵观礼台,雷军凌晨三点戴AI眼镜奔赴天安门

AI+未来已来 · 前天 11:46
雷军在微博晒出红色请柬和纪念旗,配文“牢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这条简单的内容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超千万。
1.jpeg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与往年不同,今年观礼台上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众多科技界企业家和科学家成为特邀嘉宾。
商汤科技徐立、小米雷军、360周鸿祎、科大讯飞刘庆峰、光峰科技李屹……这些中国科技界的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他们凌晨出发,清晨抵达,带着自豪与震撼,站在观礼台上感受祖国的强大与发展。
---
01 科技精英现身,观礼台上的新面孔

9月3日的阅兵观礼台上,科技界代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分享了与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人工智能专家沈向洋等人的合照,并表达了对参与纪念大会的荣幸之情。
徐立感叹:“这是值得毕生珍藏的庄严时刻,尤其是在全场合唱《歌唱祖国》时,特别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作为企业家代表受邀观礼,并于当日上午在微博晒出红色观礼请柬。为准时观礼,他凌晨3点多就动身前往天安门。
雷军佩戴小米AI眼镜现身观礼台,引发网友猜测其是否用该设备记录盛况,话题#想看雷军眼镜拍的视频#被热烈讨论。
02 不止是荣耀,更是责任与使命

科技界代表们清楚,他们的受邀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代表着国家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的提升。
商汤科技徐立提到,“现在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最好时代,国家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对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给予了有力引导和支持,让企业备受鼓舞。”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是第二次参加抗战胜利阅兵观礼。他表示:“我们奋发图强挣脱了落后的枷锁,力量不断壮大,未来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创新,夯实发展的‘硬底气’。”
多位科技企业家提及80年前的历史提醒人们和平来之不易。阅兵场上的装备展示也让科技工作者们看到了自己的责任。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在阅兵过程中看到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各类武器和产品,这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03 从实验室到阅兵场,科技与国防的深度融合

这次阅兵展示了科技与国防深度融合的成果。信息支援部队、网络空间部队在天安门广场上首次亮相,彰显了国家在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指出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未来网络空间将成为生活工作和生产的主要空间,捍卫网络空间安全就是捍卫国家安全。电子对抗、网络攻击会让部队失去眼睛,让武器失去战斗力,在现代战争中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都发挥重要作用。”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认为,“网络空间部队方阵的首次亮相展示了我国在网络空间防御方面的专业力量和技术储备,表明我国有能力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
这些展示凸显了科技创新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作为科技工作者,观礼的企业家和科学家们更加坚定了攻关核心技术的决心。
04 湾区力量,科技企业的爱国情怀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多位科技企业家也受邀观礼,亲身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他们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将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光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屹博士坦言:“能受邀参与此次观礼,我深感荣幸与自豪。现场震撼的场面让我深刻体会到国家强盛的底气与民族凝聚的力量,更真切感悟到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作为一家诞生于深圳的硬科技企业,光峰科技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用激光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愿景。2025年,公司进入关键转折点,积极推动核心技术向产业上游突破,加紧打造自主核心器件。
在深圳成长起来的心里程控股集团通过组织员工现场收看,同样见证并参与了这一历史时刻。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彭国远表示:“国之强盛,企业有责。未来心里程将继续秉持实业报国初心,以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05 科技报国,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参加阅兵观礼的科技工作者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必须肩负起时代责任。
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也受邀登上阅兵观礼台,他感到非常兴奋,强调这些尖端技术都以数学为基础。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副院长甘中学分享了他的感悟:“阅兵场上,现代化作战编队的精准度,清晰勾勒出科技强军的核心需求——既要人工智能技术为装备‘赋智’,也要先进装备研发为国防科技‘筑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也在现场观礼,他说:“看着我国自主研制的现代化装备,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与震撼。这些装备体现了我们科技创新的巨大进步。我们会继续牢记科技报国初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耕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结语

科技界企业家和科学家受邀阅兵观礼,标志着国家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这些科技领军人物通过现场感受国防力量的强大,更加坚定了攻关核心技术的决心。
从实验室到阅兵场,从科技创新到国防应用,中国科技工作者正在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投入到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他们清楚,科技报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当雷军们凌晨三点奔赴天安门,当徐立们在《歌唱祖国》的合唱中热泪盈眶,当李屹们从阅场现场返回实验室——科技界的爱国热情正在转化为创新的实际行动,这股力量将助推中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