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谁人更红?
在拥趸的世界里,这几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比如笔者偶然看到,有人在网络上公开发问,“巅峰时期的林志颖,是不是真的能以一人之力抗衡四大天王?”
自我的世界,通常都色彩鲜艳、炽烈无端,当视线放远,自然就褪色清减。
所以实乃人之常情。
但不妨一叙。
先看一种认知。
有人答,“如果要比较1992年到1993年这两年的狭义上的巅峰期,林志颖不但不输黎明,也不输郭富城,甚至不输张学友和刘德华。”
他以林志颖出道两年、四张专辑,对比后来周杰伦出道的四张专辑,认为其在华语乐坛“爆炸的力度”,并不弱多少。
再引出“亚洲小旋风”称号。
进而又以“首次在红馆开个唱的最年轻歌手纪录保持者”,来反证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虽然他也有进一步的结论,说林志颖“能以一人之力抗衡四大天王”,这是“吹牛”。
但仅限于其所谓“广义巅峰期”。
所以其核心结论,仍然可以理解为,“狭义”巅峰期的林志颖,可以“抗衡四大天王”,至于是单打独斗还是四个一起上,这个不用多做延伸。
是这样吗?
以笔者所见。
偶像崛起的本质,是“激活”与“掠夺”。
比如郭富城在台湾乐坛大红,就“激活”了那群热爱“少年派”与“雕刻美颜值”的少女,及至他回到香港,自然不但会“激活”,也必然会从同期大红的黎明甚至是刘德华那里,“掠夺”走有同样潜质的拥趸。
反推黎明在香港乐坛的崛起,也是一个道理,他“激活”并或从刘德华那里“掠夺”走的拥趸类型,就是倾心“高大身形”、“俊朗内敛”类型的群体。
甚至再推延至谭张争霸时期,也是同样道理。
这是偶像派之间的“战争”。
林志颖也不例外。
但与之同时,他又要算是相当“另类”的偶像崛起。
别人是以个人禀赋与特质,在乱军当中杀出一条血路,他是比照着郭富城的模样和风格,被飞碟发掘,甚至连歌路、发型与身高,都几乎一致。
所以他当年脱口而出的那句“爸爸”,虽然是年少轻狂,却其实当真说起来,郭富城与他,也当真是有某种“传承”的意味。
而他不但“激活”了更低年龄段的拥趸,更反过来开始“掠夺”四大天王固有的拥趸群体,郭富城就首当其冲。
这也是世事的有趣之处。
有人说林志颖很狂。
因为他不但连《戏梦》这首歌都敢唱,在面对记者“大家都说你和郭富城相似,你怎么看?”的问题,竟公然答,郭富城是他的“爸爸”。
据说,郭富城气极而笑,“我怎么不知道自己有个这么大的儿子?”
而后林志颖知道自己闯祸,又连忙去找郭富城道歉,后者当然笑说,没关系,自己不是气量狭小的人。
此事见诸记者笔下,也大概确凿不假。
再说《戏梦》。
“去年你是天王,今年我是至尊”,这两句歌词,在当年惹起轩然大波。
因为它正好对应了1992年香港乐坛的“封王”,而话里话外,你们只是“去年的天王”,我林志颖才是“今年的至尊”。
他的拥趸则更是嚣张,四面“开炮”。
这实在让人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话说回来。
小小年纪,就名满全亚洲,这本身也确实“狂”的资本。
但所谓“红极”、“抗衡四大天王”,却不能仅仅是歌迷一厢情愿的感受,以及媒体上的“泡沫式”大红。
它需得手底下见真章。
比如唱片销量,比如个人写真集销量,还比如各大地区的音乐排行榜。
这些东西,都可以从昔年的报章杂志里面,去寻得踪迹。
不如认真来做个对比。
台湾一地,有三个具象征意义的榜单。
其一是金曲龙虎榜。
1992年,刘德华和郭富城上榜,分列第五和第九名,郭富城当年票选第一;1993年,张学友和刘德华上榜,分列第二和第三名。
其二是“十大最受欢迎偶像”评选榜。
1992年,刘德华、林志颖和郭富城分列前三;1993年,刘德华、郭富城和潘美辰分列前三,林志颖跌出榜外。
其三是“明星肖像印刷品”销量排行榜。
1992年,“郭富城、吴奇隆、刘德华分列前三,林志颖第六;1993年,郭富城、酒井法子、林志颖分列前三。
金曲龙虎榜林志颖查无此人。
十大偶像榜,林志颖不及刘德华,与郭富城伯仲之间,不过该榜可以买报纸“无限”刷票,故仅做参考。
而“明星肖像印刷品”销量排行榜他不敌郭富城,至多持平刘德华。
结论显而易见。
林志颖当然是当年红星,但即便以台湾一地来观察,他与四大天王比起来,其偶像力和当红度,能胜黎明与张学友,却不及郭富城和刘德华。
这应该是一个公允的评价。
新加坡有醉心龙虎榜。
该榜始于1990年。
本文所涉几位歌手里面,刘德华第一个登陆该榜,最好成绩是连续两个周冠军。
大约四个月后,郭富城登榜,两周之后屠榜,以《对你爱不完》、《伤心的话留到明天再说》和《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创下十二连冠、冠亚军同拿等超级纪录,迄今未被打破。
又两个月后,黎明登榜,连夺四个周冠。
当然,上言榜单情况,皆发生于1990年末至1991年末,彼时香港尚未封四大天王,林志颖也尚未出道,而郭富城,自然就是新加坡唯一的王。
少安毋躁,再继续往下看。
1991年末,郭富城再临该榜。
他带来一曲《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连夺九个周冠,并同时有另一首自己的《我不认输》在榜,也于第七周的时候,冠亚军歌曲同握。
然后是刘德华的《来生缘》,连夺四个周冠军。
1992年9月2日,林志颖终于带着《今年夏天》出现了,首次上榜第九名,天王郭富城则携《爱你》列榜单第五名。
两周后,郭富城《爱你》登顶冠军,并夺得六个非连续周冠军,林志颖《今年夏天》只非连续上榜两次,即跌出前十,再也不见踪影。
其后岁月,四大天王与当年红星你来我往,依然热闹。
唯独林志颖,不要说与天王比,就是与同为小天王的吴奇隆对比,也要远逊,吴奇隆在与当年一众大咖同台的情况下,仍多次夺得周冠。
这实在令人唏嘘。
1992年,是林志颖“最火”的时刻。
他以强龙身份,过江香港,香港乐坛为表尊重,将三台新人金奖慷慨以赠,而这是连郭富城和黎明两位天王都未能得到的殊荣。
但其辉煌就止步于此。
综合来讲,无论台湾、内地、香港还是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他唱片卖不过四大天王,肖像写真及人气表现被郭富城和刘德华压制,各大排行榜近乎查无此人。
这就是他“抗衡四大天王”的真相。
残酷但真实。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