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九重天的惊人阵容,赵丽颖凭啥压番,让流量明星甘愿陪衬?

雪坡滑行者 · 昨天 12:59
“赵丽颖压番刘昊然、陈坤、倪妮?别急着骂,先看看她背后那套‘隐形规则’。”
热搜上吵得热闹,其实很多人没搞清一件事:在《九重天》里,赵丽颖不是“抢C位”,而是被平台、资方、市场一起推上去的。
1.jpeg

原因很简单——她现在是腾讯S+项目里唯一能同时扛招商和口碑的女演员。
先看招商。
腾讯视频内部招商PPT流出,赵丽颖单人页直接写了“双奖视后+女性受众渗透67%”,旁边刘昊然那页只有“年轻市场潜力”。
广告商不傻,美妆、珠宝、电商大促全押宝赵丽颖,连她戏服上的手绣金线都被品牌提前冠名。
换句话说,她不是“压番”,是“带资进组”——带着金主爸爸的那种。
再看市场。
今年Q1古装剧播放量TOP10里,女主扛剧的只有《与凤行》和《风吹半夏》两部,赵丽颖占了一半。
2.jpeg

平台数据更直接:她的剧女性25-35岁用户占比高达58%,而刘昊然的《平原上的火焰》女性占比只有39%。
广告主要的就是那群肯花钱的“姐姐粉”,所以哪怕刘昊然流量再大,也得往后靠。
最微妙的是档期。
刘昊然要跑路演,倪妮轧了三个单元,陈坤只签了45天。
制片人私下吐槽:“解微积分?我们是在拼乐高,缺一块都塌。”只有赵丽颖提前两个月进组学闽南话,每天跟武术指导泡6小时。
这种“全勤”在现在的娱乐圈太稀缺了——辛芷蕾刚杀青就飞新电影,欧豪趁空档去录综艺,谁还肯像老一辈那样“死磕”?
所以那些“凭什么她压番”的争论,本质上是观众还停留在“流量=番位”的旧逻辑。
但平台早换了算法:现在比的是谁能让招商PPT更漂亮,谁能让广告商多掏2000万。
3.jpeg

赵丽颖的“江湖地位”就是这么来的——不是粉丝打榜打出来的,是甲方用钱投票投出来的。
至于演技争议?
其实观众的眼睛更毒。
首播次日热度6335,确实没爆,但弹幕里刷最多的是“赵丽颖的寡妇眼神太狠了”。
有人统计,她出场15分钟里,3次用闽南话骂人,2次徒手劈柴,1次含泪笑,全是有效镜头。
对比之下,倪妮的旗袍造型虽然出圈,但戏份被剪得七零八落,粉丝吵也正常。
说到底,《九重天》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娱乐圈的新规则——流量开始让位于“带货能力”,番位开始让位于“招商能力”。
赵丽颖只是第一个被推到台前的例子,后面还会有更多“非流量”演员靠数据逆袭。
下次再看到“压番”热搜,别急着骂,先想想:谁在给谁打工?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