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幸存者对话:罗永浩与何小鹏的 4 小时创业修罗场实录

空间达人666 · 9 小时前
1.jpeg

2025 年 8 月 26 日晚,北京某录音棚的灯光亮至深夜。罗永浩的数字人形象在虚拟背景上频繁点头,对面的何小鹏刚结束一场跨国视频会议,衬衫袖口还沾着咖啡渍。这场长达 4 小时的《罗永浩的十字路口》播客录制,没有精心设计的商业互吹,只有两个科技行业 "幸存者" 的坦诚对话。当何小鹏抛出 "如果你想害一个哥们,你就劝他去造车吧" 的黑色幽默时,罗永浩的笑声里带着心照不宣的苦涩 —— 前者正带领小鹏汽车走出至暗时刻,后者则从手机行业的废墟中重建商业版图。这场跨越科技赛道的对话,揭开了中国创业生态最残酷也最真实的生存法则。
行业绞杀:五年淘汰赛的生死时速

"中国汽车行业的淘汰赛至少还要持续 5 年,最后大概会剩下 5 家左右。" 何小鹏在节目中抛出的论断,让见惯风浪的罗永浩也不禁皱眉。这位造车新势力的掌舵人并非危言耸听,数据显示小鹏汽车 2024 年二季度曾陷入月销仅几千辆的绝境,团队核心成员在绝望中流失 30%,直到 2025 年上半年才实现 200% 的反弹增长。这种过山车式的体验,让何小鹏对行业残酷性有着切肤之痛。
两人的对话不经意间勾勒出科技创业的 "冰火定律":罗永浩回忆锤子科技最艰难时 "办公室只剩七个活人",何小鹏则披露曾在一年多时间里替换十余名高管,"既要果断又要有感情,大部分人都是主动退休的"。这种大规模人事调整在企业顺境时几乎不可能完成,却成为危机中的救命稻草。何小鹏特别强调:"公司特别差的时候调整越坚决越适合,它给了一个契机去谈。" 这种 "至暗时刻的手术式变革",与罗永浩直播电商转型时的团队重构形成惊人共鸣。
访谈中最具警示意义的,是何小鹏对行业迷思的破除。他直言中国车企存在 "迷之自信":"假设满分是 100 分,我们觉得某些方面可能到了 60 分,但传统大厂可能觉得我们才 20 分、30 分。" 这种认知落差揭示了新势力与传统巨头的真实差距 —— 当造车新势力沉迷软件优势时,大众、丰田等企业的全球化能力、服务体系仍构成难以逾越的壁垒。罗永浩随即补充的 "锤子手机初期高估用户忠诚度" 的教训,更印证了科技创业中 "自我认知偏差" 的致命性。
认知突围:从品牌焦虑到生存哲学

"有七八年时间,好多朋友劝我给小鹏汽车改名,说只要一改名销量翻一倍。" 何小鹏的自嘲引发全场大笑,却触及了中国科技企业最深层的品牌焦虑。这个被网友调侃 "像卖电动车的个体户" 的品牌名称,与罗永浩当年坚持 "锤子科技" 的倔强形成奇妙呼应。两位创业者都曾面临相似质疑:过于个人化的品牌是否会限制商业想象?
罗永浩坦言当年 "锤子" 命名引发的争议,与何小鹏如今的困境本质相同 —— 都是本土品牌面对全球化竞争时的身份认同困惑。何小鹏敏锐指出:"这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一个是文化自信,另一个是品牌认知,觉得洋气很重要。" 这种焦虑在企业低谷时尤为强烈,当 2024 年小鹏汽车销量低迷时,改名建议几乎成为行业共识。但最终坚持原名的决策,反而成为企业文化重塑的契机,正如何小鹏所言:"用户最终认的是产品,不是洋名字。"
访谈中意外的共识出现在对行业巨头的判断上。当罗永浩习惯性认为 "特斯拉肯定没什么问题" 时,何小鹏却给出冷静判断:"今年特斯拉也出现了新的挑战。" 他进一步分析,小规模新企业通常 12-24 个月会有起伏,特大型企业的周期则是 4-5 年。这种 "巨头也有周期律" 的洞察,与罗永浩总结的 "科技产品代际更替规律" 不谋而合,揭示出无论企业规模如何,都难以逃脱创新者的窘境。
幸存者法则:理想主义者的务实转型

四个小时的对话中,最动人的段落是两位创业者对 "至暗时刻" 的复盘。何小鹏详细描述了 2024 年危机时的场景:"我们和一些骨干吃了几十顿饭,谈到会在四季度变好,但最后吃饭的人走了 30% 左右。" 这种留人留不住心的困境,罗永浩深有体会 —— 他展示的锤子科技破产前最后一次全员大会视频,背景板上 "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 字样已斑驳不堪。
两人提炼的生存法则呈现惊人相似:罗永浩的 "直播电商救场" 与何小鹏的 "组织架构重构",本质都是理想主义者的务实转型。何小鹏特别强调危机中的决策逻辑:"当公司特别差的时候,反而有机会做平时不敢做的改革。" 这种 "逆势调整" 策略,与罗永浩从手机硬件转向内容创业的转型哲学形成跨行业共鸣。
访谈尾声的 "创业者特质" 讨论颇具深意。罗永浩提出 "抗打击能力比智商更重要",何小鹏则补充 "在绝望中保持理性的能力" 最关键。数据佐证了这种特质的重要性:小鹏汽车在 2024 年亏损扩大时仍坚持研发投入,最终推动 2025 年销量反弹;而罗永浩的数字人直播在 2025 年实现 5500 万元 GMV,证明转型并非妥协而是延续理想的另一种方式。
这场跨越手机与汽车赛道的对话,最终指向一个朴素真理:所有伟大的创业故事本质都是幸存者的叙事。当何小鹏说出 "中国车企还差得很远" 的清醒认知,当罗永浩调侃 "科技行业幸存者联盟" 的自嘲,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个创业者的个人反思,更是中国科技产业从狂飙突进转向理性生长的集体觉醒。正如节目最后罗永浩数字人渐暗的屏幕上浮现的文字:"创业不是浪漫的冒险,而是带着枷锁的舞蹈。" 在这场持续 4 小时的对话里,两位舞者终于卸下伪装,展示了伤疤背后的生存智慧。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