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日子也是真的没劲,你要是想离婚就赶紧办吧!”
“你什么意思?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你至于么?离婚你都说的这么轻巧?”
“离婚是你先提出来的!”
“那我是真的想跟你离婚吗?那不是为了买房子吗?”
当婚姻和楼市捆绑在一起,当“假离婚”变“真离婚”,你还会坚持当初的选择吗?北京的周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3年前的一个决定,会让自己和妻子走到“离婚”这一步。
草率地丢掉了“首套”的机会
2013年大学毕业后,小周来到了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当他真正地开启了北漂生活,才深刻地体会到“蜗居”和“蚁族”是什么意思。
拿着每个月不到3000元的工资,小周能够承担的,就只能是在北三环附近租一个床位。20平米的空间里,放了6个上下铺,住了12个来自天南地北的人,有的是健身教练,有的是房产中介,有的是企业文员。“鱼龙混杂”“嘈杂拥挤”“毫无隐私”的群居生活,让小周内心“买房”的萌芽快速生长。
终于,2018年小周有了在北京购房的权利(社保或者纳税满5年),早已经厌倦了频繁的搬家的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他毅然决然的凑了120多万的首付,还这每月12000元的房贷,在北京五环外买了一个40多平米的开间。
可小周没有想到,早早地用掉了买首套房的机会,给他未来的婚姻生活埋下了多大的隐患。
在“假离婚”的边缘疯狂试探
2018年下半年,小周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李女士。小李性格开朗,情商很高,很快便吸引了小周。不到四个月,两人就“闪婚”了,两人婚后生活少有争吵还算幸福。
很快一个小生命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为了照顾孕反严重的儿媳妇,小周的妈妈打算来北京。但周妈妈一来,原本就不大的房子瞬间就不够住了。于是小周便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另外租了一套两居室住了进去。
孩子出生后,小周的爸爸也来北京一起照顾孙子。虽然三代同堂其乐融融,但是看着略显拥挤的房子,夫妻俩还是动了换房子的念头。
但由于小周已经失去了首套房的资格,他们再买房子便只能算是二套。根据北京的政策,首套房首付比例是35%,二套房的比例是70%。
也就是说,要换一套单价45000元的两室一厅,如果是首套房,他们其实只用拿出170多万元就够了。但如今,小周夫妇必须要拿出320万左右的首付款,小周虽然工资不低,但是一个月12000多的房贷,加上6000多元的房租,存下来的钱实在是不多,这可难住了夫妻俩。
雪上加霜的是,在强力的调控政策下,北京的房价被“降温”了,小周的房子自然也逃不够疯狂贬值,与自己购房时的总价相比,已经贬值了50多万元。
房屋贬值再加上凑不齐的300万瞬间压垮了夫妻两,“假离婚”成了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离婚一年?咱们的婚姻就因为房子要承受一次离婚的污点?”妻子小李无法接受。
因为按照北京的限购政策,对于离婚一年以内的房贷申请人,商贷和公积金贷款均按二套房信贷政策执行。所以,他们必须要离婚一整年之后才可以。
“但是这样,咱们可以省下100多万的首付款,可以换个更大的房子。咱们压力小很多。你要相信我,我一定不会变心的。”小周连忙解释。
“我不是不相信你,我是更看重咱们的婚姻。它不应该成为工具。”妻子还是说服不了自己。
就这样,“假离婚”的想法就此打住,但夫妻间的裂痕却已经开始蔓延了。
果然没过多久,小李突然爆发,答应离婚。这也吓住了小周,他也突然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功利,便打消了“假离婚”的念头。
谁还敢“假离婚”买房?
不像小周夫妻只是处在“假离婚”的边缘,很多夫妻却是亲自实践后自食苦果。
女子假离婚后净身出户,两年后发现老公早已另觅新欢!
离婚协议上,儿子、车子和房子全归男方所有,自己只有女儿,其它一无所有。
事后看,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其实男的早就动了离婚心思,先骗老婆以假离婚名义把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老婆一直蒙在鼓里,完全信任老公,所以也没有防一手,给自己留一点后路。虽然当初说是假离婚,但在法律上,这就是真离婚,所以也很难追回属于自己的财产。
像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血泪教训告诉我们:不要把婚姻当作买房的工具,风险很大,后果你承担不起。
今年年初,深圳、上海、东莞等地已经陆续出台政策围堵“假离婚”,网上有段子说:“调控使深圳深圳人民感情一夜之间变好了,再也不排队去离婚了。”无论怎样,可以说的是调控的效果立竿见影,“离婚大法”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离婚真的还有“假”的吗?我想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