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乌鲁木齐女子找朋友冒充“丈夫”上法院离婚 因涉虚假诉讼罪被立案侦查

中国青年网 · 前天 17:08
女子找朋友冒充“丈夫”上法院离婚
只为独占房产抵押还款因涉虚假诉讼罪被立案侦查
亚心网讯(记者刘新草通讯员梁勇富乐)因负债累累,为将夫妻共有的房屋归属个人名下用于抵押还款,42岁的应某竟想到找来朋友冒充“丈夫”,去法院调解离婚。
3月7日,记者从乌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了解到,目前应某因涉嫌虚假诉讼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而这是该院在《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后首例虚假民事诉讼移交刑事侦查的案件。
2016年5月9日,应某与其“丈夫”前往沙区法院以感情不和为由请求主持调解离婚,并向法院提交了证据材料原件和复印件,经承办人核对无异议后,就双方的诉争请求依法进行调解,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并约定将夫妻共有的两套住房归应某所有。随后,沙区法院制作了民事调解书并予以送达,应某与其“配偶”在送达回证上签字确认。
本以为这只是一起普通的离婚纠纷案件,然而在今年2月16日,自称是应某丈夫的严某来到沙区法院反映,其妻子向法院提起的离婚诉讼中的“丈夫”并非他本人,而他本人从未来过沙区法院进行诉讼,亦未与应某处理过离婚事宜。
沙区法院将应某叫来核对事实,经查实发现:当日与应某一同前来法院调解离婚的男子确实并非应某真正的丈夫严某。
见事情败露,应某承认此人是她朋友陈某假扮的,而她向法院提供的结婚证明原件,是她与陈某以原结婚证遗失为由骗取补办的。二人向法院提交的居民身份证,是陈某购买伪造的假证件以此冒充严某。
原来,应某利用虚假诉讼骗得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就是为了将夫妻共有的两套住房归属自己,再将两套住房用于抵押还款。
“应某承认,她和丈夫结婚17年来,感情一直比较稳定,之所以采取假离婚的手段是因她负债较多,但丈夫一直拒绝将家中房屋抵押,她才想到通过这样的方法避开丈夫独自处理该两套房屋。”此案的承办法官告诉记者。直到事后,由于应某无法偿还债务,债主上门准备将所抵押的房屋进行变卖时,严某才得知此事。
沙区法院查明事实后,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认定应某的行为已妨害司法诉讼,依法作出司法拘留的处罚决定。此外,沙区法院也以应某涉嫌虚假诉讼罪向乌市公安局沙区分局移送此案。目前,公安机关以应某涉嫌虚假诉讼罪正式立案侦查。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