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8月4日消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
许倬云,史学大家,1930年生于厦门,江苏无锡人。
许倬云是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精通上古史、经济史、文化史、考古学、社会学。2004年,许倬云荣获亚洲学会特别贡献奖;2020年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2023年获颁“2022-2023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2024年获得唐奖第六届汉学奖。
学术代表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等,另有《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大众史学著作数十种行世,海内外行销百万册,曾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历史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
许倬云始终关注社会,也关注年轻朋友的生活。
2024年4月23日,他入驻微博并发布首条推文,指出学历史的人,责任是将其所感、所触呈现给大众,希望年轻的朋友,能养成观察世事、观察往事的习惯,时时刻刻在局外,时时刻刻又在局中的视角。欢迎大家与他交流探讨历史、人生问题。
许倬云曾说:“王力宏是我大姐的孙子,音乐细胞遗传了他妈妈家的,王力宏的妈妈很喜欢唱歌。我们许家没有音乐细胞。不过也难说,李建复也是我们许家的,他是我二姐的儿子,唱《龙的传人》。”
此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纪实访谈节目《十三邀》第八季中,许倬云谈及身体状况,他淡然说道:“我的瘫痪是一个问题,骨头和肌肉融合了,神经没法治好,脚也不能动了。”尽管日常生活几乎完全依赖于太太的照料,仅剩两根手指尚能活动,许倬云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贡献。
许倬云在其微博里多次回忆过抗战,7月24日是许先生发的最后一则微博,内容便与抗战有关。
7月24日,他在微博忆起川军开拔前往台儿庄的几个片段,他写道:“长大后我才晓得,当年川军派出一个师直奔前线,在台儿庄全阵亡,从士兵到师长,一个不留。这是我最难过的事情,当时我不过才八九岁,知道他们要去打‘国仗’,所以小孩变大人不是年纪,而是心境。”
据北京日报,2024年,许倬云接受采访。当主持人问及最重要的遗憾时,许倬云沉思8秒后,他给出了这样的问答:“但悲不见九州同。”
来源:澎湃新闻、潇湘晨报、潮新闻、鲁中晨报等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