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真相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细节里,有人因为猜冰箱里有碗而被群嘲,也有人穿着睡衣素颜赶场,却被全网夸赞真实。这两个极端,恰好都发生在了白鹿身上,只是时间点不同罢了。这中间隔着的,不是几年光阴,而是从无人问津到万众瞩目的名气鸿沟。
回看几年前的一档综艺,白鹿随口一句“冰箱里有碗”,换来的是在场其他明星心照不宣的哄堂大笑。那个笑声里,多少带着点对“不精致”生活的俯视。在他们习惯了保鲜盒、真空袋和专人打理的世界里,一个装着剩菜的碗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在那个瞬间,成了不合时宜的笑话。
还有一次,她兴致勃勃地聊起父亲曾是高铁工人,希望横店能早日通上高铁,方便大家出行。这个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愿望,换来的却是周围人微妙的沉默和游移的眼神。没人接话,气氛尴尬得能结冰。说白了,那时候的她人微言轻,她的“平民视角”在星光熠熠的场合里,根本没人愿意搭理。
这些略显心酸的片段,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人在没红透时,连呼吸都可能是错的。她的真诚、她的接地气,在当时被解读为“土气”和“没见过世面”。她根本不需要改变什么,她只需要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让她强大到可以定义规则,而不是被规则挑剔的时机。
时间快进到她生日的前一晚,粉丝为她准备了盛大的无人机应援。不巧的是,她当天的工作被临时安排到一个多小时车程外的地方。所有人都以为这次惊喜要泡汤了,粉丝们甚至做好了她无法到场的准备,毕竟工作为重,没人会怪她。
可谁都没想到,收工后的白鹿,连衣服都没换,顶着一张素颜,穿着一身睡衣,硬是让司机下高速,直奔粉丝应援的场地。直播镜头里,她毫不掩饰自己的疲惫和匆忙,那种不加修饰的真实感,反而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舆论的好感。
同样是“不精致”,几年前被嘲笑,如今却被盛赞为“宠粉”和“真性情”。这戏剧性的反转,完美印证了演员郝蕾说过的那句扎心话。
“红了什么都对。”
这句话虽然听着刺耳,却是这个圈子颠扑不破的真理。当你拥有了足够的话语权,你过去的“格格不入”会变成“个性鲜明”,你的朴素愿望会成为“不忘初心”的铁证。白鹿的经历,就是这句话最生动的注解。
她没变,还是那个会把剩菜放进碗里,会惦记高铁通到家门口的女孩。变的是围在她身边的人,是看待她的目光,是整个舆论场的风向。从《招摇》小试牛刀,到《周生如故》彻底爆火,她用一部部扎实的作品,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往顶流的红毯。
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伴随走红而来的,除了鲜花掌声,还有关于她外貌、妆造的争议。但白鹿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她守住了自己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身边的人。她和助理呵呵的故事,几乎是娱乐圈里的一段佳话。
呵呵不是什么业内金牌助理,而是她成名前就认识的闺蜜。当年白鹿在圈子里摸爬滚打,没背景也没资源,压力大到需要一个完全信任的人在身边,她对还在稳定上班的呵呵说“你能不能过来帮我”。
呵呵二话不说,辞掉了铁饭碗,陪着她一头扎进了前途未卜的娱乐圈。这份情谊,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两个女孩抱团取暖,共同对抗未知的勇气。所以当白鹿功成名就后,面对无数想要应聘她助理的人,她能坦然说出那句硬气的话。
“我的身边只有一个位置,那就是留给呵呵的。”
这种知恩图报的性格,同样体现在她和于正的关系上。尽管于正在网络上的风评充满争议,但对于白鹿而言,他就是那个在她默默无闻时递上橄榄枝的贵人。没有于正的力捧,或许就没有今天的白鹿。
所以无论外界如何评价,白鹿始终对他心存感激,这种清醒和感恩,让她在复杂的名利场里走得更稳。她很清楚,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懂得为别人撑伞,也更珍惜每一份善意。
如今,再也没人会因为她的一句话而露出不屑的表情。她的生日,能获得半个娱乐圈的祝福;她的一个随性举动,能收获无数路人的好感。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与其费尽心机去迎合一个圈子的规则,不如拼尽全力让自己成为规则本身。
当你有能力发光时,全世界都会主动向你靠拢。名气是最好的通行证,也是最强的滤镜。白鹿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丑小鸭变天鹅的童话,不如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职场生存录。
她赢,就赢在了那份看似“不合时宜”的普通人底色上。在一个人人都戴着精致面具的环境里,她那张没化妆的脸,反而成了最稀缺的奢侈品。
对粉丝而言,她穿着睡衣奔赴而来的身影,比穿着高定礼服走红毯的样子,更值得被爱。因为那一刻,明星与粉丝之间那道无形的墙,被彻底打破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