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翟欣欣涉嫌敲诈勒索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翟欣欣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同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共计7万余元。这起持续八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索要千万逼死前夫”案,终于迎来法律层面的最终裁决。
2017年3月30日,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通过世纪佳缘网站与翟欣欣相识。这位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生、家境优渥的“高知女性”,以温柔体贴的形象迅速俘获苏享茂的心。两人从相识到结婚仅用时68天,期间苏享茂为翟欣欣购置特斯拉汽车、三亚别墅,并支付巨额生活费用,总消费超1300万元。
然而,这段看似甜蜜的婚姻实为精心设计的陷阱。2017年6月7日领证后,翟欣欣于7月18日提出离婚,并以举报苏享茂公司偷税漏税、WePhone软件存在灰色运营等为由,索要精神损失费1000万元及海南房产所有权。苏享茂被迫签署离婚协议,支付660万元现金并将房产过户至翟欣欣名下。但翟欣欣仍不罢休,持续威胁索要剩余款项,导致苏享茂资金链断裂、公司濒临破产。
2017年9月7日凌晨,苏享茂在WePhone推送最后一条消息:“公司法人被毒妻翟欣欣害死,WePhone即将停止运营。”随后,他从北京西二旗小区15楼纵身跃下,结束了37岁的生命。遗书中,苏享茂详细记录了翟欣欣如何以“举报坐牢”相威胁,逼迫他签署不平等离婚协议,并感叹自己“被极其歹毒的前妻逼死”。
苏享茂的自杀引发舆论海啸。网友扒出翟欣欣此前曾通过假结婚获利20万元,质疑其以婚姻为工具实施诈骗。苏享茂家属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生前已解开手机密码并留下纸条,为后续诉讼提供了关键证据。
苏享茂家属的维权之路充满波折。2018年4月,他们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撤销赠与合同并返还财产。2023年3月31日,法院一审判决翟欣欣退还现金、汽车等近千万元财物,并撤销其对海南、北京两套房产的所有权。但家属坚持追究刑事责任,于2023年4月向检察院递交“立案监督申请书”。
2023年5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对翟欣欣立案侦查;6月9日,翟欣欣被逮捕。2024年3月7日,案件移送法院审理。2025年1月21日,庭审中检方指出,翟欣欣与苏享茂婚姻仅存续42天,无共同财产,其索取的1000万元及房产属于苏享茂个人财产,且以举报相要挟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法院审理查明,翟欣欣在离婚后仍持续威胁苏享茂,导致其精神崩溃自杀。尽管翟欣欣已退赔全部违法所得,但法院认为其行为“数额特别巨大,社会危害性严重”。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检方提出10年6个月至12年量刑建议,法院最终采纳上限,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法院认定苏享茂家属因办理丧葬事宜产生的交通费、误工费等损失共计7万余元,由翟欣欣全额赔偿。宣判后,翟欣欣当庭表示不上诉。
此案引发对“婚恋诈骗”的深刻讨论。法律专家指出,翟欣欣的行为突破了婚姻的道德底线,将情感关系异化为经济掠夺的工具。心理学家分析,苏享茂作为技术精英,在情感中处于弱势地位,易被操控;而翟欣欣利用其心理弱点实施精神控制,属于典型的“情感剥削”。
网友评论两极分化:部分人认为“十二年刑期不足以弥补一条人命”,另一些人则反思“高知群体为何屡陷情感骗局”。苏享茂家属在宣判后表示:“法律还了弟弟一个公道,但失去亲人的痛苦永远无法弥补。”
随着翟欣欣的判决,这起跨越八年的案件暂告段落。但案件暴露的婚恋平台监管漏洞、高净值人群情感风险等问题,仍需社会持续关注。有一点值得我们反思:在物质与情感交织的现代社会,如何守护人性的底线呢?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