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当“非特型”演毛主席:于和伟的冒险,能打动多少观众?

且随人愿 · 2025-8-23 22:35:31
未播先火的《伟大的长征》,谁也没想到,于和伟要演毛主席时,评论区先炸了锅。

1.jpeg

“他演刘备孙权还行,演毛主席?外形差太远了吧!”“特型演员不香吗?为啥要让‘老干部专业户’来碰这硬骨头?”质疑声堆成山,毕竟在观众印象里,演毛主席的,要么是古月那样“站那就是”的形似派,要么是唐国强那种自带气场的神似派,于和伟这张脸,太“熟”又太“新”。

2.jpeg



但他偏要反着来,想用演技征服观众!

别人演伟人,总想着“端着”——说话要铿锵,走路要稳健,仿佛自带聚光灯。于和伟却在《伟大的长征》里玩起了“祛魅”:镜头里,他裹着打补丁的棉袄,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冻得鼻尖发红;开会时急了会攥紧拳头,眉头拧成疙瘩,跟战士争战术时嗓门比谁都大;甚至有场戏,他蹲在篝火旁啃干硬的青稞饼,碎屑掉在衣襟上都没顾上拍。

3.jpeg



这哪是“伟人”?分明是个“赶路的人”。

可就是这股“不端着”,让人看得鼻子发酸。有观众说:“第一次觉得毛主席离得这么近——他也会冷,也会饿,也会为了战友的牺牲偷偷抹眼泪。”是啊,我们总记得他挥斥方遒的模样,却忘了长征路上,他也是个背着信念往前走的普通人。




4.jpeg


细数几位特型演员,谁最像哪有什么“标准答案”!

古月演活了开国大典上的意气风发。


5.jpeg

唐国强演透了战场上的运筹帷幄。


6.jpeg

王霙演活了青年毛泽东的热血赤诚。


7.jpeg

于和伟则试着剥开“伟人”的外壳,让我们看见里面的“人”。外形或许有边界,但对角色的敬畏没有——闭关半年啃史料,跟着老红军后代学细节,为了一场哭戏琢磨三天眼神,这份较真,比“像不像”更重要。


8.jpeg



所以别纠结“他能不能演”了。

能让观众想起“毛主席也曾这样难”,能让年轻人愿意去查“长征路上的真实故事”,这就够了。毕竟演伟人,从来不是复刻一张脸,而是让那段历史,借着演员的眼睛,重新活一次。

9.jpeg

至于于和伟能不能成?等开播时看观众的眼泪就知道——真不真,心最清楚。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