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武汉大学性骚扰诬告事件后续:涉事女生高调赴港读博引争议

笑笑笑笑blue齿 · 5 小时前
近日,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诬告事件的涉事女生杨某因高调宣布被香港浸会大学(HKBU)录取攻读博士学位,再次引发舆论风暴。该事件始于2023年7月,杨某在图书馆自习时拍摄对面男生肖某某因皮肤病挠痒的视频,并指控其进行“不雅动作”和性骚扰。她不仅逼迫肖某某写下道歉信,还在网络上公开举报,导致肖某某遭受大规模网暴,甚至被武汉大学仓促处分。然而,2025年7月25日,法院一审判决认定肖某某的行为系因湿疹瘙痒,不构成性骚扰,并驳回杨某的指控。


1.jpeg

然而,事件并未因法院判决而平息。杨某在判决后高调宣布自己“保研成功”,并透露已获得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录取资格。更令人震惊的是,她公开威胁将继续举报肖某某,声称无论他未来申请哪所学校或从事法律行业,都会“投递举报材料”,使其无法正常生活。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公众愤怒,许多人质疑:一个已被法院认定诬告他人、且对受害者毫无悔意的人,为何仍能获得顶尖学府的深造机会?


2.jpeg

与此同时,杨某的学术诚信也遭到质疑。有网友发现,她的硕士论文存在严重问题,例如引用不存在的《离婚法》、数据来源不明等,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其学术资质的怀疑。更讽刺的是,尽管法院已还肖某某清白,但杨某本人至今未受到任何法律或校纪处罚,反而顺利进入香港高校,这一反差让许多人质疑社会对诬告者的惩戒机制是否形同虚设。


相比之下,受害者肖某某的遭遇令人痛心。由于网暴和校方的仓促处分,他患上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自杀倾向高达80%,其祖父更因不堪网络攻击含恨离世,家庭遭受毁灭性打击。然而,即便在法院判决后,肖某某仍未获得应有的公开道歉或赔偿,而杨某却高调炫耀自己的学术成就,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公众对公平正义产生强烈质疑。


3.jpeg



4.jpeg

事件发酵后,舆论迅速向香港浸会大学施压。大量网友向校方发送举报邮件,要求重新审核杨某的道德资质,避免高校成为诬告者的“避风港”。香港浸会大学回应称将“依规处理”,但尚未公布最终决定。这一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高等学府在招生时是否应考量申请者的道德品行?学术成就能否成为突破人性底线的通行证?


此外,该事件也暴露了诬告行为的低成本问题。杨某在未受任何实质性惩罚的情况下,不仅全身而退,还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受害者肖某某却承受了难以弥补的伤害。这种畸形的社会反馈机制,是否会在无形中助长恶意诬告的风气?


目前,公众仍在等待香港浸会大学的最终回应。无论结果如何,此事件都已成为一个标志性案例,迫使社会反思:在追求程序正义的同时,我们是否忽视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而当诬告者无需付出代价,甚至因此获益时,真正的受害者又该如何获得救赎?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