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浪浪人生》:殷桃等人演技撑场,但不那么精彩

分秒必争钢笔xxJ · 6 小时前
“我妈看完出来第一句话:这演的不就是我姐?
1.png


2.png

——能逼出中年观众集体认亲的电影,今年就这一部。
票房3.7亿,文艺片里杀出的黑马,靠的不是热搜,是“疼”。
殷桃把下岗女工陈梨珍演成一把钝刀子,割肉不见血。
菜市场砍价砍到摊主翻白眼,回家关灯数钢镚,手指蘸口水搓开,一毛一毛捻平,镜头怼脸上,法令纹里全是2000年的下岗潮。
豆瓣有人扒:她身上那件褪色T恤,是2004年某国企厂庆发的纪念品,淘宝同款现在卖29块,评论区一堆人晒图——“我爸也有,当抹布十年没烂”。
刘雪华更狠。82岁淋雨跪戏,拒绝替身,跪到膝盖乌青。
化妆老师爆料:老年斑拿海绵戳了仨小时,结果导演一喊开机,老太太自己把妆蹭花,“人老了,哪有不花的”。
就这一下,弹幕集体破防,“想起外婆临走前还在院子里择菜”。
可这片子也真别扭。
原剧本20分钟龙舟戏被砍得只剩剪影,黄渤年轻时为啥疯魔划桨,全靠观众脑补。
影评人木易movie直接开怼:投资方怕慢,把“文化”剪成PPT,传统与现代冲突成了背景板,像啃骨头只给尝口汤。
导演路演脸红,甩话要出流媒体加长版,能不能补洞另说,先给韭菜们打个预防针。
有意思的是,30岁以上观众占58%,二线城市冲票房最猛。
广州天河影城经理透露:周五晚场,一排四座全是闺蜜团,看完不开灯,集体坐彩蛋后哭完才走。
数据说这片“长尾”稳,豆瓣评分从7.2爬到7.5,靠的不是大V安利,是观众自己把伤口掏出来比对:有人看见妈妈下岗后去当月嫂,有人想起姨妈为省两块钱公交,走四站地去医院送饭。
殷桃拿金鸡提名,评委会给的理由很绕口,“微观表演呈现宏观女性困境”,翻译成人话:她没喊一句苦,却把“熬”字写满脸。
最狠的是深夜补衣:台灯昏黄,针尖戳指肚,血珠冒一下,她顺手抹裤腿,继续缝。
弹幕飘过一句“我妈当年补我校服,也这么抹”,瞬间999+。
至于还值不值得掏钱?
一句话:演员值回票价,故事留点遗憾。
想爽爽利利看逆袭的别进,想带爸妈回忆青春的,记得多带包纸巾。
加长版要是真能补上龙舟少年那条线,也许能把“半部好片”升级成“年度真香”。
反正我已经预约,就想看黄渤年轻时在河堤上疯跑,汗水混着河水,能不能把现在的缺口填满。
3.pn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