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综艺里敢当着镜头摔话筒、说 “我不喜欢将就” 的张雨绮,如今居然坐在环形补光灯下,手里捏着一条浅灰色内裤对着镜头说话!这反差,谁看了不惊讶?
上周她那场直播,刚开播 60 分钟,直播间就涌进超 50 万人次。镜头里的她没了红毯上的凌厉 —— 指尖捏着莫代尔针织面料扯了扯:“手感发涩、弹性差的,我肯定不带给你们。” 顿了顿,她从身后拿出个透明收纳盒,里面放着洗过三次的样品:“你们看,腰围还能回弹,没变形 —— 这是我自己穿了两周的。” 更实在的是价格,她直接把供货价单怼到镜头前:“别人卖 89 三条,今天咱们 59 三条。” 话音刚落,评论区瞬间刷满 “已下单”“姐太实在了”,库存直接少了一半。
说起来,张雨绮这波能圈住人,靠的不是明星光环 —— 是把年轻人买贴身衣物的 “雷区规避点” 揣在了心里。现在年轻人选内裤,最怕什么?怕花冤枉钱买 “网红款” 却踩雷,怕洗两次就松垮,更怕勒肚子、不透气。而她的优势,刚好戳中这些点。早年采访她就说 “穿衣服要么不穿,穿就穿舒服的”,这次选品直接把 “自己试穿” 当底牌,比那些只会念 “家人们冲” 的明星真实多了。有观众刷 “130 斤穿会不会勒?”,她没等助理接话,直接招手让工作人员过来:“你穿 M 码,当场试给大家看。” 看着工作人员弯腰展示腰围弹性,弹幕里满是 “这才叫放心”。
我身边做直播选品的朋友说,贴身衣物最难卖的就是 “信任感”—— 毕竟看不见摸不着,明星敢拿自己试穿的样品说话,这步棋走对了。张雨绮这哪是 “放下架子”?更像把 “女王铠甲” 换成了 “家常便服”,让观众觉得 “原来她也懂咱们的顾虑”。
可热闹背后,不同声音也冒了出来。有人在论坛发帖 “明星沦落到卖内裤,是不是资源降级了?”,底下还有人附和 “以前拍大导电影,现在卖贴身衣物,落差太大”。但反驳的声音更响:“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坑人。” 有买过的网友晒单:“比我在网红店买的莫代尔软,洗了一次没起球,59 三条值了。” 还有人担心售后:“贴身衣物退换货麻烦,要是尺码不准怎么办?” 之前确实有明星卖内衣因 “尺码偏差” 遭投诉,这顾虑也不是没道理。
对张雨绮来说,这场直播更像一次 “破圈”—— 从 “高不可攀的女明星” 变成 “懂选品的分享者”。只是后续呢?要是卖火了,会不会像有些明星那样悄悄涨价?会不会换更便宜的面料?毕竟观众买的是 “她试穿、她担保” 的信任,不是一时的新鲜感。我倒觉得,能把 “难卖的贴身衣物” 卖爆,靠的不是反差,是 “不糊弄”—— 可这份 “不糊弄”,能坚持多久?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