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嫂”这顶帽子,戴久了会压脖子。
有人把它当皇冠,有人把它当紧箍,七年过去,方媛和熊黛林用各自的肩膀给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压痕。
先说方媛。
三胎消息没官宣,却被港媒在迪士尼逮个正着——她一手推婴儿车,一手给大女儿扎辫子,郭富城在旁边排队买爆米花,画面像极了一对普通夫妻。
没有保姆围成墙,也没有保镖清场,网友顺手一拍,热搜直接爆了。
同一天晚上,她的直播间里同时在线一百二十万人,单场带货两千多万,弹幕刷得最快的一句是“天王嫂好接地气”。
接地气三个字,听着像夸人,其实是把明星拉下神坛的通行证:原来你也用国产纸尿裤,也会喊“321上链接”。
方媛的团队很聪明,没有把“亲民”做成滤镜,而是当成生意。
捐给儿童医院的百万母婴用品,清单直接贴在账号首页,发票、快递单、签收照一样不少。
质疑声小了,转化率高了,580万粉丝里至少有一半是宝妈——她们信的不是郭富城,是那个在镜头前熟练冲奶粉的“自己人”。
再看熊黛林。
她把双胞胎女儿带到瑜伽垫上,小姑娘劈叉还不到位,她先笑了:别勉强,妈妈也压不下去。
照片发出去,评论区难得一见的和谐:原来超模的腹肌也会被娃坐出肉褶。
她顺势推出个人瑜伽品牌,定价四位数,主打“妈妈也能穿去开家长会”。
首秀销量不算炸,但退货率极低,买的人图的不是面料,是“我离熊黛林的生活只差一套瑜伽服”的幻觉。
她接受《明报》专访,第一次松口谈当年“野鸡论”,说那天下台就后悔了,“话太狠,伤人也伤自己”。
一句话,把十年前那个深夜的尖锐铃声按掉——观众这才发现,原来她也长夜失眠。
形象修复不需要痛哭流涕,只要一句“我后悔了”,就足够让看客把旧账翻篇。
两条路,一条向下扎根,一条向上拔高。
方媛的直播间越亮,她越要把自己塞进人群里;熊黛林的货架越高,她越得把身段放软。
看似相反,其实都在完成同一道命题:如何把“天王前任/现任”的身份,兑换成可持续的现金流。
一个用“我也一样”换信任,一个用“我也后悔”换同情。
前者卖的是共情,后者卖的是向往,钱包和心总要交出一个。
最微妙的是郭富城。
被拍到陪玩迪士尼那天,他戴着口罩,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像个普通中年老爸。
网友第一次没吐槽“天王老了”,反而说“原来他也会累”。
方媛没让他站台直播间,熊黛林也没拉他拍怀旧通稿——两个女人默契地把“郭富城”三个字从流量池里摘出来,留给他最后的体面:天王可以老,但不可以被消费。
这一步,她们比谁都清醒。
所以再看“谁赢了”这种老问题,会觉得好笑。
一个靠九块九的湿巾月销百万,一个靠千元的瑜伽裤守住高端小区宝妈圈;一个在公益里找安全感,一个在创业里找掌控感。
她们早就不是在争同一个奖杯,而是把奖杯熔掉,打成自己趁手的兵器。
非要评输赢,只能说:
能自己写剧本的人,不需要裁判。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