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筱菊把一顶掉毛的雷锋帽扣在脑袋上,对着镜头翻白眼,视频播放量两小时破千万,德云社的“闲置物流”就此曝光。
王九龙寄来的小花帽、尚九熙塞来的保温杯、不知名师叔扔来的过期茶叶,全堆在他出租屋的纸箱里。
他自嘲是“中转站”,其实是把师叔们的“人情债”公开记账:谁送得越多,谁就得在下一轮演出里还他一个包袱或一次上台机会。
德云社内部有一条看不见的传送带:老演员清衣柜,新演员换资源。
尚筱菊把收到的垃圾拍成段子,等于把师叔们的“库存”变成自己的流量,再拿流量去跟公司换商演。
他一条视频赚来的曝光,够在小剧场多演三场,这就是他把破帽子当宝贝的原因。
岳云鹏去年带刘筱亭去北美,今年欧洲行名单还没落锤。
尚筱菊此刻疯狂刷存在感,就是提醒师父:该轮到我。
他临时调进八队,跟张九龄连演七天,场场加活,现场视频剪成十五秒一条往抖音扔,点赞一路飙。
公司一看数据,发现他在年轻观众里票房转化率最高,欧洲加一个人,机票钱不会白花。
跨队演出不是随便串,是德云社的“保温”机制。
二队外出巡演,留在北京的演员如果一周不登台,观众就把他忘了。
尚筱菊被塞进八队,每天准时打卡,保证热度不降温,也顺势把八队的年轻观众吸到自己名下,一举两得。
师叔们真抠吗?
郑敏每年春节准备的红包一人五百,尚筱菊和刘筱亭排队磕头,磕一下镜头拍一下,视频发出去又带一波流量。
五百块买一条热搜,比买dou+便宜多了。
师叔们寄旧货,看似寒碜,其实是低成本投流,尚筱菊吐槽越狠,他们越安全,因为观众爱看“一家人互坑”,人设稳了,票才好卖。
德云社的算盘打得细:让尚筱菊出头,既不抢岳云鹏的风头,又能把“贱门有后”的招牌立住。
欧洲巡演真带他,郭德纲对外可说“给年轻人机会”,对内则让岳云鹏多一个能托住包袱的帮手,万一高峰嗓子哑了,尚筱菊能顶二十分钟,票价不会跌。
尚筱菊想要的不是一顶新帽子,而是帽子下面的那张机票。
他把破帽子戴得越开心,机票离他越近。
观众看得热闹,别忘了:下一次开箱,如果台上站着的是戴着雷锋帽的他,掌声越响,德云社的闲置回收生意就越红火。
你还真以为他们只是在扔旧货?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