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霆锋:从叛逆少年到人生赢家的硬核逆袭
在娱乐圈提起谢霆锋,没人会只把他当成“星二代”或者“帅哥”——这个1980年出生在香港演艺世家的男人,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把人生过成了一场“打脸质疑”的逆袭大戏。他爹是影坛浪子谢贤,妈是首届港姐狄波拉,刚出生就被媒体围着拍,“香港最著名星二代”的标签从记事起就贴在身上,可他偏要靠自己在娱乐圈闯出名堂。
16岁签约英皇那年,谢霆锋顶着一头不羁的长发,带着首张专辑《My Attitude》闯进乐坛。可观众不买账,演唱会台下满是嘘声和倒彩,“靠父母”的骂声铺天盖地。换别人可能早就打退堂鼓了,他却憋着一股劲,抱着吉他在舞台上越唱越凶。直到1999年,《谢谢你的爱1999》横空出世,专辑销量一下冲破百万,街头巷尾都在放“不后退就让他心碎,宁愿孤独的滋味”,20岁的他直接登上央视春晚,才算真正撕掉了“谢贤儿子”的标签。
2000年红馆那场连开6场的“Viva Live”演唱会,更是把他推上了巅峰。近四万人的场馆座无虚席,他光着脚踩在舞台上嘶吼,吉他弹到琴弦断裂,那种“坏小子”的野性魅力,让整个香港娱乐圈都记住了这个年轻人,当时他还创下了最年轻在红馆开唱的男歌手纪录,被称作“千禧年香港娱乐圈扛把子”。可正当音乐事业如日中天时,2002年的“顶包案”给了他致命一击。法拉利撞花坛后找人顶包被揭穿,14天拘留、240小时社会服务,事业一夜跌入谷底,甚至有人说他这辈子都翻不了身。
谁也没想到,这场低谷竟成了他转型的契机。暂退乐坛后,他一头扎进影视圈,用命拼出了另一条路。1998年拍《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拿金像奖最佳新人时,他就敢赤脚踩碎玻璃,鲜血浸透球鞋还接着演,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儿在后来越发明显。拍《男儿本色》时,41层高楼的跳跃戏他不用替身,直接纵身跃下,连成龙都忍不住夸“香港动作片的未来在他身上”。
为了角色他根本不在乎形象:《十月围城》里剃光头、贴满伤疤,把车夫阿四的憨厚演得活灵活现;《线人》里他提前进监狱体验生活,把底层混混“细鬼”的挣扎与绝望刻画得入木三分,最终凭着这个角色成为首位80后金像影帝。从《证人》里抱着小女孩痛哭的暴戾警察,到《新警察故事》里嚣张跋扈的反派,他用一个个扎实的角色证明,自己不是靠脸吃饭的偶像,而是能扛得起戏的演员,连周润发都曾说“香港电影未来30年就靠他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的跨界能力。2014年离婚低谷期,他推掉半年工作专心研究菜谱,所有人都以为是作秀,结果他做出了现象级综艺《十二道锋味》。节目里的他不再是冷峻偶像,会为焦糖布丁的火候懊恼,会在西班牙街头跟父亲谢贤说“我爱你”,会带着3000人做鸡蛋仔传承香港美食文化。他把厨房变成新舞台,从选食材到掌勺亲力亲为,甚至考取了专业厨师执照,让观众看到了他烟火气的一面。
抛开舞台和银幕,他的担当更让人佩服。经历过生死的他,在灾难来临时总冲在一线,亲赴灾区做救援、捐物资,用实际行动做公益,不是喊口号而是真刀真枪地干。从当年那个被嘘的叛逆少年,到如今手握音乐、影视、餐饮多领域成就的企业家,他在《鲁豫有约》里说的那句话很实在:“年轻时觉得全世界都该围着我转,现在懂得体谅才是真正的强大”。
这么多年过去,谢霆锋早就不是当年的“坏小子”了,但那份不服输的韧劲从没变过。有人说他命好,生在演艺世家,可没人看见他踩碎玻璃的疼、高楼跳跃的险、低谷时的难。他用一辈子的时间证明,星二代的光环算什么,自己闯出来的才叫底气。如今四十多岁的他,依旧在跨界的路上折腾,做菜、拍戏、做投资,每一样都做得风生水起。这样既能靠颜值却偏要拼实力,跌倒了还能爬起来活得更精彩的谢霆锋,难怪能红这么多年,确实值得人佩服。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