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的炮火撕裂了边境的晨雾。
据报道,2025年7月26日,当人们以为前一天的激烈交火可能迎来转机时,泰国与柬埔寨在边境地区再度兵戎相见。
炮弹呼啸着砸向柬埔寨菩萨省的土地,柬埔寨国防部愤怒指责——这是泰国在不到24小时内发动的第五次炮击。而在另一边,泰国军方则咬定是柬埔寨军人首先开火。
战火持续燃烧,和平的曙光在硝烟中忽明忽灭。
这场冲突的血腥程度令人窒息。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玛丽淑洁达26日沉痛宣告:冲突已夺走5名柬埔寨军人的生命,另有21人受伤。更令人揪心的是平民伤亡,西北部奥多棉吉省至少8名无辜平民死亡、50人受伤。泰国方面的损失同样惨重,总理府和军方25日数据显示:冲突导致19名泰国人死亡,其中包括13名平民和6名军人。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边境线上无数破碎的家庭和流离失所的民众,数万柬埔寨平民被迫逃离家园,寻找安全的避难所。
洪森(资料图)
柬埔寨国防部在25日夜间的声明中控诉,泰国动用了包括地面部队、重型火炮、F-16战斗机乃至极具争议的集束弹药在内的“大规模军事力量”。这些武器不仅撕裂了加油站、市场和村庄,更将炮弹投向了神圣的寺庙和作为世界遗产的柏威夏寺。柬埔寨痛斥这“明显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日内瓦公约》”,将妇女、儿童和老人的生命置于极度危险之中。
这座矗立在悬崖之巅、象征高棉文明的古老寺庙,成为这场现代冲突中最刺眼的牺牲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泰柬边境的火药味早已弥漫经年。
柏威夏寺的归属问题,如同嵌入两国关系中的一根毒刺。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将寺庙主权判归柬埔寨,但寺庙主要入口所在的区域归属却一直存在争议,导致该地区成为周期性冲突的策源地。此次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双方对7月24日谁先开火各执一词。
柬埔寨国防部将泰国24日的攻击定性为“蓄意、无端和非法的军事攻击”,严重侵犯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泰国则指责柬埔寨挑起事端。
历史的积怨与现实的对立,在边境线上碰撞出致命的火花。
战火惊动了全球最高安全机构。
7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召开闭门会议,磋商泰柬边境危机。柬埔寨驻联合国代表乔恰在会后发出明确呼吁:“柬埔寨要求立即无条件停火,我们也呼吁和平解决两国争端。”泰国方面在会议前曾向法新社透露,战斗情况在25日下午似乎有所缓和,泰国对谈判持开放态度,并提及可能由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提供调停。
联合国(资料图)
然而,仅仅几个小时后,26日清晨的炮声便无情击碎了这一丝脆弱的希望。
就在安理会寻求国际解决方案的同时,地区国家正争分夺秒展开外交斡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7月24日的记者会上表达了中方的深切忧虑:“泰国和柬埔寨两国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我们对当前事态发展深感担忧,希望双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问题。”他强调,中方秉持公正公允立场,“已经并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做劝和促谈的工作”。
中国的表态清晰传递了地区大国对稳定与和平的强烈期待。
然而,通往和平的道路荆棘密布,停火的承诺屡遭背叛。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展现了极大的斡旋热情。柬埔寨首相洪玛奈25日透露,安瓦尔在24日晚与其通话时呼吁立即停火。洪玛奈表示柬方“同意其停火请求,因为战斗并非由柬埔寨发起”。据洪玛奈称,安瓦尔随后与泰国代理总理普坦会谈,初步获得泰方同意停火,并将停火时间定在24日午夜12点。戏剧性的反转在一个多小时后发生:泰国突然通知改变立场,不同意停火!25日凌晨,泰国军方反而发动了新的攻击。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资料图)
柬埔寨外交部发言人宗松里痛斥泰方“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导致马来西亚的调解努力功亏一篑。
更令局势复杂化的是,泰方随后公开指责柬埔寨缺乏停火意愿。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相互指责的升级,使得停火前景阴云密布。
泰柬边境的硝烟仍未散尽。
安理会的紧急会议、中方的劝和促谈、马来西亚的倾力斡旋,虽为和平留下了一线生机,但泰国立场的反复无常、双方信任的严重缺失以及战火对平民和文化遗产造成的深重创伤,让每一步和解都走得异常艰难。柏威夏寺古老的石墙上新增的弹痕,如同刻在人类文明肌体上的伤痕,无声控诉着战争的荒谬与残酷。
当务之急,是冲突双方必须拿出最大诚意,立即放下武器,接受真正有效的国际调解。否则,边境的绞肉机还将吞噬更多生命,也将把地区稳定拖入更深的泥潭。
战争的铁幕已然拉开,但和平的窗口尚未完全关闭——能否抓住它,考验着两国领导人的智慧与担当。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