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放弃中国国籍投靠日本,结果日本不收中国不要,成为夹缝中的黑户

峡谷之中漂流者 · 3 天前
“把护照撕了就能换一张更值钱的?”——这大概是李文彪1995年站在东京入管局窗口时的真实念头。结果,窗口后面的人把材料推回来,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给。那一刻,他成了空气里的一粒灰,哪国都不要。
故事得倒回去看。1993年,他拿着玻利维亚护照,心里想着“先弄个第三国身份当跳板”,结果一脚踩空:中国国籍自动失效,玻利维亚护照又只是个中转站。两年后,他想再跳一次,干脆把玻利维亚身份也扔了,赌日本能收。日本没赌赢,他赌输了。
1.jpeg

接下来的日子,像被按了静音键。没有住民票,不能开银行账户,连感冒都只能硬扛。按摩店打黑工,一小时两千日元,老板还得抽走一半。最怕的是警车——只要被拦下,就是“遣返”两个字,可遣返到哪?中国回不去,玻利维亚也不要。母亲去世那年,他只能在电话亭里对着听筒磕头,听筒那边是上海的雨声。
2.jpeg

有人把这段经历叫“移民失败”,其实更像“身份裸奔”。护照这东西,平时薄薄一本,真丢了才知道它其实是件盔甲。李文彪把盔甲一件件脱掉,最后赤条条站在冷风里,才发现没人递新的。
3.jpeg

转机出现在2010年。几个做难民援助的日本大学生帮他整理材料,跑了半年,才拿到“特别居留”。听起来像中彩票,其实不过是日本政府终于承认:这个人我们赶不走,干脆给个编号。拿到居留卡那天,他去便利店买了一份便当,坐在公园长椅上吃,吃着吃着就哭了——不是激动,是突然意识到自己浪费了十五年,只为了当初一个“可能更好”的幻想。
4.jpeg

现在回头看,他的每一步都踩在政策的缝隙里:中国不承认双国籍,日本不给无国籍者留路,玻利维亚远得够不着。缝隙里的人,连喊疼的资格都没有。
5.jpeg

这事给普通人的提醒其实很简单:别把身份当筹码。护照不是股票,不能高抛低吸。想换环境之前,先搞清楚退路在哪——不是“万一失败怎么办”,而是“万一失败,哪里还肯认我”。李文彪用十五年证明,没有B计划的冒险,最后连A计划也会一起蒸发。
6.jpeg

当然,也有人说他活该。可换个角度,他只是比多数人更早撞上了全球化时代的暗礁:国家之间的规则像齿轮,咬合得严丝合缝,而个人只是夹在中间的一粒沙。齿轮一转,沙就碎了。
7.jpeg

最后,李文彪留在了日本,拿着特别居留,每周去华人教会做义工,帮新来的留学生填表格。有人问他后悔吗,他摇头,说后悔没用,“至少现在我能提醒别人:别把跳板的另一头想得太结实。”
8.jpeg

这话听着像鸡汤,其实比鸡汤苦多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