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2025年8月6日10时起,“张译 国家一级演员”、“张译 实至名归”等话题以雷霆之势冲上热搜榜首,阅读量10分钟破8亿。
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今日正式公告:演员张译(本名张毅)通过一级演员(正高级)职称评审。这项代表中国表演艺术领域最高荣誉的职称,由北京市艺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于6月15日审议通过,经7月29日至8月5日公示无异议后生效。
<hr>
01 国家殿堂级认证,演艺生涯的至高荣誉
一级演员职称堪称中国演艺界的“院士”称号,其评审标准严苛异常。
申报者需具备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精湛的表演技巧和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
更需在二级演员任职期间,于大型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且表演须获国家级或省级二等以上奖项,并发表专业理论文章指导后辈。
张译此次获评,意味着他的艺术成就获得国家层面的最高认可。
作为正高级职称获得者,他将享受相应待遇,其名字也将载入中国表演艺术史册。
02 从“不会演戏”到双华表影帝,28年逆袭路
张译的演艺生涯是一部现实版励志剧。
1997年考入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时,他曾因形象被嘲为“全团唯一不会演戏的人”。
2006年《士兵突击》中“史今班长”的天安门哭戏,让观众第一次记住了这个把角色演进骨髓的演员——据说他因入戏太深而抑郁数月。
此后十余年,张译开启“剧抛脸”封神之路:
- 《鸡毛飞上天》中从青年演到中年的浙商陈江河,斩获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
- 《红海行动》里铁血柔情的蛟龙队长杨锐,创下36亿票房奇迹
- 《悬崖之上》的特工张宪臣让他包揽金鸡、百花双料影帝
- 《狂飙》中从黑发演到白头的警察安欣,被观众称为“演技教科书”
2025年4月,他更凭《三大队》刑警程兵一角二封华表奖影帝,成为继刘佩琦、李雪健后第三位达成此成就的演员。至此,他完成了中国电影三大奖金鸡、百花、华表的“大满贯”。
03 破壁者张译:体制外演员的破格晋级
此次职称评审最震撼业界的,是张译作为非体制内演员的身份突破。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规定,一级演员评选通常需具备体制内编制或特殊贡献。
张译凭借《三大队》《我和我的祖国》等作品的深远社会影响力,成为继成龙、张曼玉后极少数“破格入选”的演员。
有评审委员透露:“他创造了评审新标准——用作品厚度取代编制身份。”
业内人士分析,这标志着职称评审从“铁饭碗”向“真本事”的历史性转变。
04 巅峰时刻急流勇退,影帝宣布息影充电
就在大众期待张译乘胜追击时,他在今年4月华表奖领奖台抛出震撼决定:暂时息影,回归生活。
“有段时间我演到自己烦自己”,张译在后台采访中坦言,“演员不能离开土壤,否则永远是纸上谈兵”。
这位新晋国家一级演员的日常变成:陪猫散步、隐身市井观察人群。“现在自我隐藏技术越来越好,可以去人多的菜市场不被认出”。
心理学专家分析,张译的选择精准规避了“职业倦怠综合征”。这种主动沉淀的勇气,在流量为王的娱乐圈堪称异类——同期某顶流艺人一年接拍八部戏形成鲜明对比。
05 舆论场的冰火两重天
面对张译登顶,网友呈现罕见两极反应。
支持派列举他23部豆瓣8分+作品,称赞:“他用实力证明流量时代依然需要真正的演员”。
质疑声则聚焦“角色同质化”:“近年总在警察、军人角色打转,缺乏突破”。
对此张译在《东极岛》首映礼回应:“已推掉三部警匪片,下部想尝试喜剧。”
他透露为饰演新片中的渔民角色,专程在舟山渔村生活一月,学摇橹晒脱三层皮。这种“用生命准备角色”的执着,恰是当今影视圈最稀缺的品质。
06 行业启示录:演技派的胜利与反思
张译获评国家一级演员之际,恰逢中国影视业去流量化关键期。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票房前十中,实力派主演作品占比达80%,流量明星票房号召力断崖式下跌。
某资深导演透露:“六大制片厂已集体转向,张译这类演员的档期排到三年后,尽管他正在‘息影’。”
更值得关注的是职称评审改革的信号。北京市人社局相关人士表示,此次评审特别标注“高层次、急需紧缺、特殊特艺人才”通道,未来将为更多体制外优秀演员开辟晋级路径。
<hr>
艺术生命力的秘密,或许藏在张译华表奖获奖感言中:“演员的最高荣誉,是让观众忘记你是谁。” 这位新晋国家一级演员选择在巅峰时期转身潜入生活,恰似他28年前在话剧团跑龙套时的姿态——躬身贴近大地,只为下一次更高跃起。
当《东极岛》预告片里那个蓬头垢面嘶吼“守住岛”的渔民让观众完全认不出是张译时,我们突然明白:职称证书上的烫金大字,远不如他在观众心中刻下的角色印记璀璨。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