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发布的一则公示,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投入演艺圈,瞬间掀起千层浪:张译(公示名“张毅”)顺利通过一级演员(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荣耀加身:一级演员的至高肯定
北京市艺术系列(高层次、急需紧缺、特殊特艺人才)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于2025年6月15日召开会议,正式确认2024年申报的张译通过了一级演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国家一级演员,作为中国文艺表演领域的最高职称,其评审要求极为严苛。而张译能获此殊荣,无疑是为其演艺生涯树立了一座崭新的里程碑,这是对他演艺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行业对他的至高肯定。
星光璀璨:辉煌的演艺之路
张译,1978年2月1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他的演艺之路,堪称一部充满坚持与突破的奋斗传奇。
- 2006年,张译在《士兵突击》中成功塑造了班长史今这一经典形象,从而被广大观众熟知,他用细腻的表演让史今班长的形象深入人心。
- 2009年,他主演《我的团长我的团》,凭借孟烦了一角荣获2009中国电视榜“最深入人心电视形象”,将孟烦了的复杂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 2014年,在电影《亲爱的》中,他对韩德忠的出色演绎,使他荣获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同时还亮相威尼斯电影节红毯,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 2016年,凭借《追凶者也》,张译一举斩获第八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最佳男演员奖、第2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其精湛演技得到了业内和观众的双重认可。
- 2021年,《悬崖之上》让他收获了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成为备受瞩目的实力派演员。
- 2023年,《狂飙》中安欣一角更是让他家喻户晓,同年他凭借《我和我的祖国》首次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 2025年4月27日,张译凭借《三大队》“二封”华表影帝,成为第三位拥有两座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杯的演员,闪耀影坛。
张译凭借众多经典作品和精彩绝伦的表演,成功实现了中国电影三大奖(金鸡、百花、华表)“大满贯”,如今又获评一级演员,可谓实至名归。
《东极岛》首映礼再掀波澜:渔民角色成新挑战
就在职称公布前,张译亮相管虎新片《东极岛》首映礼,再次成为焦点。在预告片中,他饰演的渔民“老算盘”形象令人大为震惊:蓬头垢面、满脸血污,嘶吼着“守住岛”的画面,让观众几乎“认不出”这就是张译。这与他在《八佰》中饰演的怯懦士兵形成了强烈反差,难怪网友调侃:“张译的脸简直就是‘剧抛脸’,连毛孔都在演戏。”
该片聚焦于1942年的“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张译饰演的角色从自私自保到舍身救人,生动地演绎了战争中人性的觉醒。在首映礼上,他透露为了贴近渔民状态,在舟山渔村生活了一个月,不仅学会了摇橹、撒网,甚至皮肤都被晒脱了皮。这种对表演的“拼命三郎”精神,让观众对影片的上映充满了期待。
息影沉思:沉淀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在“二封”华表影帝后,张译宣布暂时息影,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关注。他表示,此前作品过于密集,导致表演有陷入套路化的趋势,所以想停下来好好沉淀自己。毕竟演员离不开生活,只有扎根生活,才能为角色塑造注入更真实的情感和生命力。
张译的“息影充电”计划,甚至比他的职称更受关注。他在采访中坦言:“前几年作品太密,表演都有些模式化了。”为了避免重复,他果断推掉综艺邀约、减少曝光,选择“消失”在市井中,用心观察生活。这种“反流量”操作,与同期某顶流“一年八部戏”形成了鲜明对比,也难怪网友锐评:“这才是演员该有的清醒。”
医学专家指出,过度曝光可能导致“职业倦怠综合征”,而张译的选择恰恰符合心理学规律:“适度抽离能帮助演员重建创作热情,避免灵气透支。”有导演还透露,已有六部剧本在等着他回归:“他的每一次沉淀,都是为了下一次的爆发。”
当张译在《东极岛》首映礼上说出“演员的最高荣誉,是让观众忘记你是谁”时,网友们恍然大悟:这次职称评定的意义,早已超越了荣誉本身。它不仅是对一位演员28年坚守的肯定,更是对整个行业“唯流量论”的一次有力反击。正如他在获奖感言中所说:“这份荣誉不属于我,属于所有在泥泞中奔跑的创作者。”
张译获评一级演员,是对他过往成就的加冕;而他的暂时息影,则让我们对他未来的回归充满了期待。相信经过沉淀,他定会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继续为中国影视事业增光添彩。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