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写过一封信,信里说:“我不希望你只是某个人的公主,我要你成为整个法国的王后,爱丽舍宫的女主人……你不是我的影子,从25年前开始,你就是我的灯塔。因为你,我才成了现在的我。”
这话听着像是电视剧里的桥段,但偏偏就是现实:马克龙当上法国史上最年轻总统时,大家却津津乐道的,是他和布丽吉特的感情。
说实在的,要是一个总统,什么样的女人娶不到?偏偏盯上了一个比自己年长24岁的女人。想想隔壁邻居家的阿姨要是突然和自家小伙子谈恋爱,恐怕能把整个街坊都炸个底朝天——法国总统居然上演了这一幕。咱们今天就说说他们俩的这段故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1953年,北方城市亚眠,一个叫布丽吉特的女孩慢慢长大。她父母经营巧克力店,在当地小有名气。小时候,她不是什么乖乖女,但爱读书,爱热闹,也爱舞台。从小到大,家里的巧克力味和她的文学情结,就像是空气里混着的甜和涩。念大学的时候她选了文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学校教书。人很聪明,风趣幽默,还能在学校小剧场里一抬手就是主角。
家里人盼她安稳,找了个在银行工作的老实男人安德烈。没拖什么泥带水,很快结婚,有了三个孩子。布丽吉特的生活看着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白天教课,晚上回家煮饭,孩子们在楼下写作业,外头巧克力厂照旧开张,有啥不满意的呢?但她心里其实比一般人难消停,把文学和戏剧当作了生活里的氧气。
1993年那个秋天,亚眠来的新生里,多了个十五岁的男孩——马克龙。家里条件不错,父母是医生,家里书柜比人还高。少年马克龙一身英气,成绩没得说,老师喜欢,同学也服,偏偏还多愁善感,喜欢写诗。这样的人,在那个小城市的中学里,仿佛天上掉下来的。再巧不过,他选了布丽吉特的戏剧社。在学校里教书的布丽吉特,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孩子,精神头十足,台词背得不比自己差。戏剧排练的时候,他老是在一堆同龄人里跟她凑近,说说文章,说说表演。
其实这种师生之间的默契,不止一次发生。年轻人身上总有点焰火,而老师眼里的光,也被小朋友点亮。有时候下课后,马克龙会围着她问问题,嘴甜得厉害,眼神里全是让人心里发慌的坚定——他不光是个学生,更像一个永远不会把话留到明天的小伙子。他们聊戏、聊书、聊人生,时不时还一起排练。
有一次排戏,两个人在舞台上需要来一个吻。那年,马克龙十八,布丽吉特四十三。风起时,人心难定。这一下有点不一样了。戏剧之外,校园走廊里、窗口、甚至办公室门口,马克龙总是找机会蹭见她。这种喜欢和执着,不到了现场,你都想象不到。咱们身边的人,遇到这样的事,可能早就开始八卦了。更别说她家的三孩子,年纪和马克龙差不多,老公还以为马克龙是瞄着自己家女儿的。
事情闹得有点复杂。布丽吉特丈夫专门把马克龙叫到家里,说了好几个小时的“你应该像个小伙子”的话。马克龙那时候估计暗自发笑,这大概是他人生第一次觉得秘密爱情比考试更刺激。校园里闲言碎语也越来越多,布丽吉特的大女儿在学校被同学七嘴八舌,布丽吉特的父亲更是放话:要是真和这小子继续下去,家门都不用进了。
但人啊,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布丽吉特起初只是欣赏马克龙,觉得他聪明,可是被那颗年轻、执着的心一点点晃动,还是绕进去。爱本来就难自持,尤其是那种你越想压下,越顶不住的感情。
家里、学校、社区,哪个都不带支持。马克龙的爸妈怕得不行,硬是把他送到了巴黎,想着离开亚眠让儿子头脑冷静冷静,大城市会不会把这段陈年旧爱淡忘掉?可惜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按剧本走,特别是青春期的故事。马克龙到了巴黎,日子还是照旧过,书也读,天也望,心里还想着布丽吉特。他开始给她写信,像是老电影里的那种纸条,一封接一封,把自己的心事、小秘密、偶尔的调皮话全写了进去。布丽吉特在老家收着这些信,越看越觉得这个孩子是带着火焰来的。那种彼此间未曾说透但又无法割舍的牵扯,就像快要拉满的风筝线,怎么断都断不了。
后来,布丽吉特不再和丈夫继续过下去。感情这个事,没办法硬撑。她和安德烈分居了,三十年的婚姻,最后还是没能挡下心里的声音。很快,她也去了巴黎,和马克龙重新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他们没有着急结婚,也没有像小说里那样轰轰烈烈,她继续教课,马克龙继续上学,外头的风言风语,这会儿总算小了些。巴黎是个大城市,什么人都有,什么故事都有人听过,没人再盯着他们的年纪和身份,布丽吉特终于能和喜欢的人在街头挽着手买菜。
时间一晃又过了十年,到2006年,布丽吉特彻底和安德烈离了婚,没什么大动静,就是一种要放下过去踏实走新路的勇气。第二年,在海边的勒图凯镇,马克龙和布丽吉特结婚,没有什么宫殿,没有贵族,也没老同学来闹场,就是亲戚和朋友,简单见证了一场迟来的婚礼。
这之后的故事似乎就顺理成章了。马克龙进了罗斯柴尔德银行,后来一步步走向政坛。他讲演,做事,竞选,布丽吉特都在旁边帮忙。她辞掉了教师的工作,给他把关写演讲稿,准备采访和会见。其实政坛的人都有自己的“内助”,但布丽吉特没有把自己做成幕后的影子。每次马克龙上台,她都会低头坐在一旁,专心听他讲话,见不得一点疏漏。
到了马克龙选总统那年,两个人携手出现在公众面前。那场选举,法国人几乎把这对情侣当成全民八卦对象。有人嘴硬,说“总统怎么能娶个老妻”,也有人说“爱情无关年龄”。两个人无所谓,照旧一起进进出出。你要真去凑近细看,马克龙在外头,无论大场合还是小活动,总喜欢紧握她的手,哪怕镜头对着,也不会装腔作势。你说这是热恋么?夫妻之间本来就该是这样,很多人十年都没拉过一次手。
最近这几年,他们一起去世界杯看球,一起度假,偶尔被狗仔拍到,布丽吉特穿T恤,马克龙光着膀子,一副生活中普通夫妻的样子。游轮上,两个老头老太,还会私下蹭一蹭脚、嘻嘻哈哈说说话。你要非得讲年龄,不如看看他们笑起来的样子,有点像年轻人,有点像老朋友。
法国街头巷尾,也有不少人质问:“这算什么爱情?”“女人老了,有什么好恋的?”但现实偏偏不一样。布丽吉特七十多了,脸上有岁月的痕迹,声音里却还是柔和有力。马克龙当总统了,还是在公开场合捏捏她的手,偶尔俯身亲吻,一点都不遮掩。
感情流传到今天,还是有人没想明白。马路边的邻居会叹气:“其实他们这样也挺好。”而有人还在网上隔空喊话:“要是我,也许做不到。”也有人觉得,人生哪怕晚一点碰到对的人,也值了。爱情这个事儿,有时候就是不讲道理。你说该怎么选?你敢选吗?对于他们俩来说,答案恐怕比巧克力味还要复杂。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