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三人微信群里的闲聊,竟让杭州一位女教师惹上了官司。她因为在两个只有三人的微信群里转发了一条关于某教师卖淫的不实信息,被台州警方以诽谤为由处以行政拘留两日。不服处罚的她将天台县公安局告上法庭,要求撤销处罚并赔偿损失。这起看似普通的"微信群聊案"背后,藏着太多值得玩味的细节。
林女士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只是在闺蜜群和家庭群里说了几句话,怎么就成了"诽谤"。那个叫"仙女下凡"的群里只有她和两个闺蜜,"果冻局长群"则是她和父母的家庭小群。在她看来,这不过是再私密不过的日常闲聊,怎么就惊动了警方?更让她委屈的是,群里另外两个闺蜜,一个在培训机构教音乐的老师毫发无损,另一个在天台当地当老师的闺蜜却被拘留了两天。而那个私下和她聊天的老师,更是被拘留四日,只是因为怀孕才免于执行。这处罚标准,怎么看都让人摸不着头脑。
警方给出的理由是,林女士传播的不实信息"扩散后对教师名誉造成不良影响"。可林女士觉得冤枉,她既没在大群传播,也没公开散布,怎么就要为信息的扩散负责?更让她不解的是,天台县公安局的办案方式。12月3日凌晨,民警突然赶到杭州将她带走问话,手机也被解锁检查。等到12月24日,一个电话让她从杭州赶到天台,说是"领导要谈话",结果一到派出所就直接被拘留了。这操作,怎么看都透着几分诡异。
被谣言影响的教师确实值得同情。这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老师,平时表现不错还当着班主任,突然被这样的谣言缠身,肯定不好受。学校第一时间陪她去报案,也尽可能提供帮助。但问题在于,把在三人小群里聊天的林女士当成"罪魁祸首",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要知道,当时当地已经各种传言满天飞,林女士不过是在私密圈子里讨论了一下,就要承担这么严重的后果,这合理吗?
这起案件暴露出的,是网络时代言论边界的模糊。微信群算不算公共场所?三人小群的聊天要不要负法律责任?警权的边界又在哪里?这些问题,恐怕不是简单的"拘留两日"就能解决的。林女士选择打官司,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在为所有在微信上聊过天的普通人讨个说法。毕竟,谁还没在群里说过几句"不当言论"呢?要是哪天警察突然找上门,那可就真是细思极恐了。
一场微信群聊引发的官司,撕开了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尴尬处境。小群里的私密对话,何时成了警方眼中的"违法行为"?这案子背后的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