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秒卖完8万张票,结果有人告诉你现场着火了?
”
这消息刷到的时候,脑子第一反应不是担心,是骂脏话。
谁这么缺德拿周杰伦开刀,拿几万人的期待当流量垫背。
真到现场的人反而最淡定。
厦门那晚,灯一灭,全场手机星海亮得跟白天似的,前排小姑娘嗓子都喊劈了,后排大叔举着奶茶蹦得比谁都高。
所谓“火灾”连个火星都没见,只有干冰喷得猛了点,照片被P上红光,就成了“火海”。
造谣的哥们估计连票根都没有,靠一张截图就敢编故事,最后被警察叔叔请去喝茶,活该。
说回抢票。
济南站外那栋被包下的办公楼,整层窗户贴了“JAY”字样,远看像巨型应援灯牌。
老板原本只想给员工谋福利,结果整栋楼成了打卡圣地,楼下煎饼摊都卖脱销。
三亚更夸张,四十万游客涌进来,酒店涨到四位数还一床难求。
政府干脆把公交地铁全免费,共享单车刷身份证就能骑,连交警都兼职指路,生怕歌迷迷路。
这哪是演唱会,简直是城市团建。
周杰伦自己倒挺悠哉。
后台采访被问“鸟巢入股”传闻,他挠挠头笑:“就想试试把体育馆变成超大KTV。
”没人当真,但隔天股票还真涨了。
从奶茶到电竞,从联名潮牌到公益基金,他折腾的副业比专辑还多。
最离谱的是电竞形象大使身份曝光那天,粉丝发现比赛现场放的BGM全是《三年二班》《漂移》,选手打团打到一半集体晃腿,导播切画面都带节奏。
总有人质疑:“都二十多年了,他怎么还不凉?
”
答案挺简单——他压根没把自己当神像供着。
演唱会忘词就瞎编,编不下去就让观众大合唱;电影拍砸了,下次换个题材再来;被造谣了,不解释,直接用下一场爆满的现场打脸。
这种“懒得完美”的松弛感,反而成了最锋利的武器。
至于那些谣言?
就像演唱会结束时飘在空中的彩带,看着热闹,风一吹就散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