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孙俪与热依扎同演民国女商人,一个大气磅礴,一个“小家子气”?

青瓷 · 昨天 11:53
有没有发现,最近荧幕上的民国女商人好像有点“撞型”?《那年花开月正圆》里孙俪饰演的周莹,和《灼灼韶华》中热依扎饰演的褚韶华,同样是在乱世中挣扎求存、叱咤商海的女性角色,却演出了完全不同的味道。不少观众直言,明明都是实力派演员,怎么一个演得让人心服口服,另一个却怎么看都有点“不对味”?
说起孙俪的周莹,很多人至今印象深刻。她不像传统剧集里那种苦大仇深、一路开金手指的大女主,反而带着点市井出身的野和灵。周莹这个角色,聪明外露却不令人反感,做事果决中还保留着几分天真。孙俪的表演尤其值得一提,她大笑时洒脱,沉思时笃定,谈判时眼神如刀,哪怕身穿粗布衣裳也掩不住一身的气场。她不是靠“吼”来演强大,而是用细微的表情转换和肢体语言,让观众相信:这个人,哪怕跌倒也能爬起来,哪怕绝境也能拼出一条路。
而热依扎在《灼灼韶华》中饰演的褚韶华,却引发了一些争议。热依扎的演技并不差,早在《山海情》中她就凭借真实动人的表演赢得一片好评。但这次,她似乎选择了一种更“外放”的方式来诠释褚韶华,频繁的挑眉、瞪眼、撇嘴,台词念得又快又急,像是时时刻刻都在计算着什么。这种演法初衷可能是想突出角色的精明和警觉,但看多了反而让人觉得紧绷,甚至略显“浮夸”。有观众忍不住吐槽:“怎么老是挤眉弄眼的,格局好像没打开?”
为什么相似的角色设定,反馈却差距明显?问题或许并不全在演员本身,更在于对“大女主”理解的不同。孙俪的周莹,是在时代洪流中自然成长起来的商人,她的格局是一步一步被磨难撑大的。而褚韶华则似乎始终带着一种“我要赢”的紧绷感,太多技巧性的表情堆叠,反而掩盖了角色本该有的深沉和底蕴。大气不是靠装出来的,它需要演员由内而外地相信角色的命运。
当然,也有人为热依扎辩护,认为褚韶华本来就是一个从底层爬上来、充满不安和算计的角色,她的“小家子气”恰恰反映了人物的真实处境。但值得思考的是,演技的“收”与“放”如何平衡?过于依赖外露的表情管理,是否反而削弱了人物的厚度?相比之下,孙俪的表演更举重若轻,她不需要刻意证明“我是强者”,却已让人信服。
说到底,观众不是不能接受复杂的、有缺点的女性角色,而是希望看到人物行为背后的逻辑与成长。演技的好坏,也不在于表情多少、声音多大,而在于是否真正融入角色,让观众感受到情感的真实与一致。从这一点来看,周莹的“大开大合”与褚韶华的“精打细算”,本可以是两种成功的方向。但若表演痕迹过重,便容易让人出戏。
这两位的对比,其实也反映出当下观众审美的一个转向:我们不再满足于“爽剧女主”的单一设定,更期待看到有层次、有深度、能经得起推敲的表演。好演员遇上好剧本,仍需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你觉得,哪一种演绎更能打动你?
1.jpeg



2.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