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市明和冉莹颖在朋友黄勇的婚礼上出现,包厢里灯光很亮,他们一走进来就被人围住。大家都想看看这对创业后又回到拳台的夫妻近况。
冉莹颖选了件蓝色抹胸短裙,她举步很稳,肩背挺直,神情松弛,像是刻意要把那段赔掉积蓄的日子甩开。
创业败局后的账本
两人退役后把多年奖金和贷款一起砸进项目,本想复制赛场拼劲,可市场不给情面。合同违约、门店亏损,一波又一波的支出把账面打成了负数,最后连原先给孩子准备的教育金都动用了。冉莹颖扛住追债电话,邹市明重新练拳,住处搬到郊区,一日三餐精简到家常小菜。
宾客陆续到场,羽凡、孙兴等熟脸都来了,场地布置得热烈,满桌酒杯闪着光。冉莹颖坐在靠前的位置,拍照不多,更多时候她拿着手机对着舞台。抽奖环节到了,奖品是把电吉他,主持人念到邹市明名字,现场一片叫好声。
婚宴上的突发主角
邹市明走上台,习惯性点头致意,话不多。冉莹颖跟着上去,手里举着啤酒罐,先是对新人说“要一直好好过”,接着感慨自己“几年没出来玩”,一句接一句停不住。她声音大,舞台下不少人举着手机拍。邹市明站在她背后,右手遮着嘴角,像怕自己笑场,又像怕人看出他的紧张。
冉莹颖没有醉到站不稳,只是情绪高涨。她把话筒交给邹市明,他只说了简单几句祝福就把目光落回她身上。台下起哄声大,她继续聊起孩子的趣事,连主持人都插不上话。有人窃声调侃“拳王怕老婆”,不过更多人专注拍视频,准备发到社交平台。
身形与眼光的碰撞
同龄人里,邹市明算耐练型身材,肩宽但不魁梧。冉莹颖生完三个孩子后,在健身房练出新的线条,腿部围度甚至比男主持更大。短裙把这一切直接暴露在灯下,她不顾旁人眼光,在台口转了个圈。镜头里,她的背阔肌轮廓很明显,和早期综艺里的苗条形成对比。
两人下台回座,冉莹颖又喝了一口啤酒,笑着拍邹市明的肩。拳王低声回了几句,没有责怪。几年前的亏损风波里,他凌晨到处找投资,白天还要陪孩子,情绪崩溃时摔过杯子。那之后,他学会在公开场合控制表情,把冲动留给拳馆的沙袋。
新人敬酒环节,新娘敬到他们桌时,冉莹颖起身递上红包。她说“愿意拿好东西给喜欢的人”,这话听着大大咧咧,却让新娘红了眼眶。旁边几位男歌手互相碰杯,调笑说“嫂子情商高”。邹市明举杯示意,没有多说,倒显得他更沉稳。
外界标签与家中秩序
网络对他们的议论从没断过,“高调”、“返贫”、“再出拳”轮番刷屏。现实里,两口子在家有清晰分工。冉莹颖管对外合作,直播带货的脚本亲自写,遇到差评就开麦回应;邹市明每天固定时间训练,剩下陪娃写作业。有人觉得他退役后不进娱乐圈可惜,他却说“拳套戴上才踏实”。
创业的窟窿还没补全,他们选择慢慢还。邹市明去年接了几场境外赛事,出场费能顶过去一年的房贷。冉莹颖靠短视频广告挣到第一百万时,专门拍片记录,用最普通的庆祝方式——买菜做火锅。三个孩子举杯喝可乐,那段画面后来在平台上播放量很高。
疫情三年期间,拳赛停摆,他们靠线上收入维持。拍视频要求设备更新,但预算有限,冉莹颖干脆用旧手机加补光灯。有粉丝问她“为什么不买高端相机”,她回“别催,先挣钱”。这种坦率让不少人感觉亲切,账号粉丝涨得快。
台上尴尬背后的默契
有人觉得婚宴那幕尴尬,其实夫妻私下互动更直接。冉莹颖不高兴时就说,不藏着掖着;邹市明一旦陷进情绪,就去打两百记直拳出汗。两人从恋爱开始就约定,吵归吵,不带脏话,不翻旧账。这个约定被他们执行到现在。
朋友聚会时,大家爱起哄让邹市明展示拳击动作,他每次都婉拒,怕影响气氛。冉莹颖反而大方,她会把话题引到孩子的学习或家里的宠物,帮丈夫解围。旁人看似她占主导,其实她知道他社交慢热,所以抢先撑住场面。
黄勇婚宴第二场是答谢酒会,人少了些,自由度更高。冉莹颖脱掉高跟鞋踩在草坪上,跟几个女歌手聊护肤心得;邹市明站在远处,偶尔目光扫过去,确认她没被冷落。这样漫不经心的照看,是他们经历风浪后默契养成的习惯。
深夜散场,停车场灯光昏暗,冉莹颖靠着车门哼小曲。邹市明打开后备箱,把她那双十厘米高跟鞋放进去,又递给她矿泉水。他们没提白天视频会不会被热炒,也没讨论下一步商业计划,只说“回去早点睡,明天健身房见”。
拳台考验的是速度和耐力,婚姻考验的是理解和信任。过去几年,两人都栽过跟头,但站起来的方式不同。邹市明靠汗水,冉莹颖靠表达。他们没有把失败当终点,而是当作一次换跑道。
如今孩子已能自己写作业,夫妻有更多时间规划。邹市明准备参加一场国际老将对抗赛,他说不求夺冠,只求走完每一回合;冉莹颖想在直播间上新自创品牌,样品正打磨。家里依旧存款有限,可他们眼神里重新有光。
结语
如果你也在亲朋聚会上遇到另一半情绪高涨,你会学邹市明那样静站一旁还是马上制止?留言说说你的真实做法,看看谁的方式更能把场面稳住。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