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一记重拳,打向那些不给员工缴社保的企业!2025年9月1日起,劳动者因企业未缴社保而辞职,法院将支持其索要经济补偿。这一司法解释,让无数打工人看到了希望,也让那些耍小聪明的企业如坐针毡。
朱某的案例堪称教科书式的警示。2022年7月,他入职某保安公司,双方约定社保钱直接当补助发。朱某醒悟后愤而离职,法院判决公司必须支付补偿金。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社保权益不容侵犯,法律底线不容触碰。企业想钻空子?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社保不是可有可无的福利,而是国家强制规定的保障。劳动法、社会保险法明文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现实中,不少企业为降低成本,诱导员工签"自愿放弃"声明;一些员工为多拿工资,也甘愿冒险。这种看似精明的做法,实则是在悬崖边跳舞。
企业省下社保费,看似占了便宜,实则埋下隐患。一旦被查处,不仅要补缴欠款,还要支付赔偿金,真是得不偿失。员工放弃社保,等于放弃了未来的保障。工伤、失业、疾病来临时,将陷入无依无靠的境地。这种短视行为,最终害人害己。
构建社保保障网,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司法机关通过典型案例明确法律标准,劳动监察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企业树立合规经营意识,员工提高维权意识。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企业真心对待员工,员工自然用心工作。这种良性循环,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社保不是负担,而是责任;不是成本,而是投资。明智的企业早已明白,合规用工才是王道,员工满意才是真正的财富。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