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为电影《热辣滚烫》角色减重约100斤,其过程包括严格饮食控制和高强度训练。
她近期公开露面身形依旧纤细,打破复胖传闻。
贾玲表示减重主要为角色服务,并希望突破喜剧标签、拓宽戏路及专注导演工作。
她目前体重有所回升至健康范围,状态良好。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她在《热辣滚烫》里彻底变了个人的样子,109斤,整个人瘦了一圈,跟以前那个总是笑呵呵的“胖女孩”形象完全不一样了。
但你如果只觉得她就是为了拍电影才减个肥,那可就真没看懂她背后在搞什么大动作。
她这次减肥,根本不是简单掉个秤,更像是一场精心安排的个人转型。
她就是不想再只被当成“喜剧人”了,想借这个机会告诉大家,我能演的,远不止搞笑。
喜剧演员想转型,其实特别难。
你一笑,大家就笑,可你一认真,观众反而出戏。
吴君如当年也是靠瘦身+转型才打破了这种局面。
贾玲明显也琢磨明白了,她不想被动地被框在“搞笑女演员”的人设里,所以干脆主动出击,减肥就成了她最直接、也最有说服力的方式。
你说这是为了健康?
不完全。
这其实更像她表演的一部分,用身体的变化去服务角色,也用这种极端变化去冲击大家的固有印象。
她嘴上说“瘦不是目的,健康才是”,其实话里有话,重点不是瘦,是能借瘦去突破。
而且她也不是追求一直瘦下去。
她最后稳定在一个纤细但依然健康的状态,没脱相、没垮脸,说明她心里清楚,减肥不是为了瘦,是为了“能多变”,能适应更多不同类型的角色。
所以你回头看《热辣滚烫》,她打的不仅是拳,更是一套职业规划的组合拳。
她不止塑造了一个角色,更是借这个机会重塑了自己在观众心中的形象,从“演喜剧的贾玲”变成“什么都能试试的演员贾玲”。
她说过一句话挺点题的,“变瘦不是终点,变强才是。”她强的不是体重秤上的数字,是一个演员敢于打破标签、拓展戏路的决心。
她不只是变轻了,是变得更有分量了。
你说“喜剧演员看不起喜剧是最大的悲哀”,这句话真的说到了点子上。
想想看,如果一个演喜剧的人自己都觉得干这行低人一等、特别浅薄,老想着怎么撕掉“喜剧人”这个标签才能被认真对待,那不就等于自己否定了自己吃饭的本事嘛,喜剧这门艺术本身也被看扁了。
但贾玲走的路,恰恰打了这种观念的脸。
她没逃开喜剧,反而借着《热辣滚烫》里拼命减肥、认真塑造角色,让大家看到,喜剧演员不是只能搞笑,而是可以既专业又有追求。
她演乐莹这个角色,真的下足了功夫,从210斤减到109斤,这不是在背叛喜剧,而是在尊重角色。
她说过,“变瘦不是终点,变强才是”。
这话听起来简单,其实背后全是她对表演的理解,减重只是过程,塑造好人才是目标,而这份认真,恰恰来自于她对喜剧演员身份的认同。
贾玲的转型,不是从喜剧跳到了“严肃圈”,而是把喜剧演得更深、更真了。
她没把减肥当成是对过去喜剧人设的否定,反而是一种对角色的致敬。
你看她在社交媒体上记录的减肥点滴,比如“第一次能跷二郎腿了哈哈哈”,这种小细节里全是开心和珍惜,这不是看不起喜剧,是看得起表演本身。
当她在《热辣滚烫》里传递出那种“坚定又强大”的女性气质时,她一点都没丢下喜剧人的底色,反而让大家看到,喜剧演员也能驾驭更有层次的角色。
她没有轻看这份职业,而是用行动证明喜剧也可以有深度、有力量。
最近她露面瘦了很多,却还是强调“瘦不是目的,健康才是”。
这更让人觉得,她不是在迎合某种审美,而是在忠于角色、忠于艺术。
所以说,喜剧演员真没必要自我轻视。
贾玲就示范了一条新路,不用撕标签,不用转行,而是扎根喜剧、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喜剧演员一样能赢得尊重。
她从大家熟悉的“胖女孩”喜剧人,走到能导演、能塑造拳击手角色的今天,靠的不是否定过去,而是拓展了喜剧的可能。
她用身体、用作品告诉大家,喜剧演员的尊严,不在于外形胖瘦,而在于你有多尊重你的角色、你的戏。
这才是对“喜剧演员看不起喜剧”最有力的回应,不必逃离,只管深耕。
贾玲做到了,喜剧也因为她,被更多人郑重地看见。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