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互撕年年有,今年特别狠。
张碧晨和汪苏泷因为《年轮》版权互呛,连带五六个明星被扒皮,这波操作看得人直摇头。
关键不在歌是谁唱的,而是艺人们被挖坟式爆料背后的行业病灶——版权管理像过家家,艺人团队危机公关基本靠撕。
《年轮》版权这事就透着股诡异劲儿。
音乐圈搞双原唱本来不少见,像周杰伦给陈奕迅写的《淘汰》也署名作曲。
但这次双方团队硬是把合作曲整成罗生门,汪苏泷晒词曲登记证书,张碧晨拿音源平台标注说事,两边粉丝撕得平台连夜把标注改了三回。
这种混乱暴露了行业通病:版权登记和商业授权长期脱节,很多歌手以为买了词曲就能随便用,结果碰上较真的一查一个准,前年薛之谦《天份》抄袭争议也是栽在这坑里。
更迷的是危机公关水平。
张碧晨团队那句"唯一原唱"直接引爆战火,对比三年前华晨宇团队处理"未婚生子"时冷处理加律师函的操作,明显缺了危机意识。反观戚薇团队去年处理《如果爱忘了》版权争议,主动艾特原唱林俊杰感谢,既赚了体面又化解矛盾。艺人该学学杨超越团队的"装死策略",碰上争议先缩壳,等舆情过了再慢慢洗,好过正面硬刚引火烧身。
这场闹剧最伤的是路人缘。张碧晨演唱会上哽咽着说"音乐是最后的净土",转眼就被扒出早年追星张艺兴时私生饭行为,虽然没实锤但形象已裂。这跟当年肖战粉丝举报事件一个路数,都是团队放任粉丝乱战的反噬。业内人都知道,六个明星被拖下水看着热闹,实则是整个圈子公关能力不及格的集体现形——从赵丽颖被狙"物以类聚"到张杰再背出轨锅,应对套路还停留在买热搜压热评的原始阶段。
建议音协赶紧整个版权认证系统,学学视觉中国那套查重机制。艺人团队该补补危机公关课,别一有事就让艺人亲自下场撕。粉丝们也长点心,正主都体面隐退了,咱就别拿着十年前的贴吧截图当圣旨了。最后说句扎心的:这波撕完最赚的怕是那个蒙面开演唱会的网红,娱乐圈的流量游戏,永远有新人等着捡漏。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