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输了里子丢了面子,这一次,“不偷不抢”的王菲给张碧晨上了一课

缤纷海浪 · 6 天前
明星撕得难看,平台坐收流量,音乐版权这笔糊涂账最后坑的还是听众。
十年前《年轮》让汪苏泷和张碧晨结缘,十年后两人粉丝为“谁才是原唱”撕得腥风血雨。
1.jpeg

QQ音乐半夜改标签的操作够鸡贼,嘴上说着重视版权,实际在偷偷拱火。
张碧晨工作室把永久演唱权当免死金牌,硬刚声明发得掷地有声,结果反被汪苏泷收回授权搞成行业笑柄——这波操作暴露出太多华语乐坛的潜规则。
法律文书翻到第八页才能搞明白,原唱这词压根没法律定义。
2.jpeg

业内默认谁先唱谁占理,但《著作权法》第五十九条写得明明白白:版权在汪苏泷这类创作者手里攥着。
这就像租客和房东抢房产证,张碧晨拿着精装修十年的租赁合同,但汪苏泷才是握地契的人。
网易云把两人都标成原唱的骚操作,跟房产中介挂“一房两卖”没区别,流量算盘打得全北京都听见了。
3.jpeg

十年前签的合同现在翻车,这事不能全怪张碧晨团队。
业内惯用的“永久演唱权”条款就是个定时炸弹,词曲方随时能掐歌手命脉。
当年李荣浩被前公司用《年少有为》卡脖子,邓紫棋唱不了《泡沫》的教训还不够痛?
4.jpeg

平台现在搞双标标签,本质是吃准了明星不敢真撕破脸。
等汪苏泷真收回授权,QQ音乐连夜改回词曲作者优先,这变脸速度够申报吉尼斯纪录。
王菲和李健处理《传奇》时,可没现在这帮人戏多。
5.jpeg

李健自己说过,王菲团队当年要版权就像邻居借酱油那么自然,彩排完还专门打电话问“能不能改两个音”。
现在某些歌手团队把声明当武器,律师函发得比专辑还勤快,活生生把音乐圈变成法庭剧。
说到底是行业缺乏标准化合约模板,各家拿着不同年代的霸王条款互殴,听众跟着吃二手瓜还得花钱买会员。
6.jpeg

音乐平台也该挨板子。
QQ音乐和网易云的标签大战不是头回见了,上次周杰伦版权争夺战就把用户当猴耍。
这些平台真在乎版权就该统一标准,而不是看谁流量大就标谁。
建议以后直接显示词曲作者+首唱者+翻唱者,搞三行标注谁都别想浑水摸鱼。
现在这出闹剧收场,最亏的是《年轮》这首歌——本该在KTV排行榜再战十年,现在成了饭圈大战的牺牲品。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